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平江路历史街区在拙政园以南,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区。它与西边的观前街仅一巷之隔,却有与其截然不同的清静古朴气息。在这里随便逛逛,边看建筑边吃小食,十分惬意。
整个街区以平江路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悬桥巷、大儒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新桥巷等小巷,尤其东边还保留了多条水巷。街区内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很有江南水城的特色。
街区留住了街巷的旧貌,哪怕是改造而成的酒吧、纪念品店、咖啡馆也不张扬,看起来好似民居。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里的老宅,白墙灰瓦、木制门窗,淡雅而有韵味。
这里的桥也各有特色,桥栏两端的抱鼓石、云纹石柱,还有雕刻着双龙戏珠、翠竹、花卉等图案的栏板都十分精致。街区里还有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在馆内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街区东边有耦园,西面有狮子林,都可以好好游览一番。此外,在平江河水上游码头可以坐小船游览平江河,到了傍晚时分,有灯光打在小桥流水、古宅街巷中,格外令人沉醉。
古街区中有许多文艺青年们爱逛的有意思的店铺,例如猫的天空之城,这家充满小资情调的书店非常热闹,很多人在此邮寄“给未来的明信片”。还有小花店、苏式服装店等都很有特点。当然,这片街区里也有很多美食值得品尝,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拙政园是苏州有名的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萦绕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这一江南园林典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整个园林的设计十分精巧,游览起来可以说是“一步一景”,处处体现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园中小径曲折,从一重重门廊、镂空图案的石墙,到每个亭子、每扇窗户都不雷同,而且与树木花草搭配得恰到好处,构成一幅幅如画般的风景,你可以花上很多时间来摄影。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尤其中花园基本保持明代园林朴素自然的风格,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可以细细游玩。而东花园更加开阔,西花园建筑精美,在拙政园南端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拙政园主要景观有兰雪堂、涵青亭、远香堂、香洲、卅六鸳鸯馆、盆景园等。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名景,一是“北寺塔借景”,站在东花园往西看,可以见到1公里外的北寺塔,仿佛就在园子里,这是很多游客会拍照的景色,而借景的手法在园内也四处可见,在游玩时可以体验一番;二是中花园里的“廊桥小飞虹”,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宛如飞虹,以这座桥为主体的景观十分漂亮。
春、夏、秋三季都很适合游玩拙政园,3月中旬-5月上旬有杜鹃花展,6月上旬-10月中旬有荷花展,9月上旬-10月中旬有菊花展,春节期间还有花果盆景展。冬季去人会少很多,但可以安静地欣赏清秀的景色。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寒山寺位于苏州西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而闻名天下。寒山寺是有名的祈福胜地,每天来寺中撞钟进香、祈求平安的信徒络绎不绝。
寒山寺主要由大雄宝殿、钟楼、碑廊、藏经楼等建筑组成。大雄宝殿内高大的须弥座以汉白玉雕筑,座上安奉释迦牟尼佛金身佛像,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是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在碑廊可见到“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所书碑文的残片,还有岳飞、康有为等名人的诗碑,而清末知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枫桥夜泊》更是寒山寺中的经典。
寺内的钟楼便是“夜半钟声”的来源之处,宏亮悠扬的钟声是寒山寺的象征。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山寺都会举行跨年敲钟仪式,钟敲108下,寓意来年烦恼随之消去。如今的大钟虽已非唐诗中的那口钟、而是晚清的古迹,但却是需三人才能合抱的罕见巨钟。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周庄是江南闻名于世的水乡古镇,镇上水路纵横,明清老建筑依河而建,画家陈逸飞笔下的双桥刻画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柔,古镇南边的南湖开阔美丽。夜晚周庄亮了灯,又别有一番意境。
游玩亮点
周庄建筑主以江南民居为主,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多为明清明期的建筑。古镇的四面环水,使得古镇因河而成,各路水道形成了“井”字形嵌入古镇中,让周庄形成了依水成街、以街为市的特色格局。在周庄的水巷之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古桥、水巷、古宅,是真实意义上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里有不少古代民居建筑古迹,有名的要数张厅、沈厅,以及充满神秘感的沈万三水底墓,相传那是沈万三的衣冠冢。沈厅是由沈万三后裔所建,是周庄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居,结构精妙,可以前去参观见识一下江南大富豪的生活踪迹,还可以摸下传说中的“聚宝盆”。而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更早的明代,清朝转于张姓人家,名为张厅,是典型的明代官宅。
周庄古镇面积不大,长宽大约都在一到两公里,步行就可以游玩整个古镇。不过乘船泛舟在水路之上是非常建议体验的,古镇内的船是遮着蓝印花布的木船,一次可乘坐六人,划船的阿姨经常会唱些昆曲小调,很有水乡韵味。
《四季周庄》是表现江南水乡生活风韵的水上实景演出,分为“水韵周庄”、“四季周庄”和“民俗周庄”三个篇章,非常精彩的视觉盛宴,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水乡古镇。
周庄是一个非常适合放松的地方,早上起来在河边吹吹风,吃点江南特色早点,白天你可以在镇内走走,在茶楼听戏喝茶,或者去咖啡馆看看书喝咖啡,晚上可以去清吧小酌一杯,许多酒吧都有歌手驻唱或者表演。
特色购物
贞丰文化街:出售江南手工艺品,包括土布、黄酒、木版年画、竹编艺品等,大多数店家日落便关门。
纸箱王主题创意园区:店内的各类装饰品、小物件均由纸张制成,非常具有特色,你会发现原来仅仅用纸,就可以做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源丰顺酒作坊:这家酿酒工艺久远,原料采用水乡特有的粳糯米,经过多道繁琐程序才能出酒,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买一壶。
青岚工舍:手绘陶瓷板画为主,画的大多数是古典的人物和图像,典雅别致,颇有韵味。
周庄住宿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古镇里住宿一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古镇内有很多当地人家开的客栈,大多位置沿河,并附有后院,环境很好也很安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周庄美食
来到周庄,这里的小吃不能不品味一下,在贞丰街附近和沈厅周围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店铺,周庄的小吃非常丰富,万三蹄、阿婆菜、白丝鱼、三味圆等,江南特色的青团、袜底酥、撑腰糕等各类糕点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可以一边逛街一边寻觅品尝。
美味的万三蹄:龙凤酒楼,万三食府
阿婆菜:沈厅酒家,周庄花间堂桔梗餐厅
三味圆:万三食府,沈厅酒家
张厅是周庄古镇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原名怡顺堂,后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是官宅,带有自己的花园,“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布局很有看头。
张厅的一进是门厅;二进是轿厅,也称茶厅,供主人接待轿夫、船夫等一般的客人所用,厅中有一块天然大理石照壁,上面的纹理像一幅山水画。三进是正厅玉燕堂,用于举办婚丧庆典和接待贵宾,厅内摆着明式家具,屋顶正梁角落里各有两块突出的椭圆形雕花板,像古代官帽上的帽翅,这正是官宅特点的反映,所以这个厅也叫纱帽厅。
四进大堂楼是女眷生活起居的地方,值得留意的是柱子底下的楠木鼓墩,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依然保存了下来,非常珍贵。堂内墙中间有幅对联,写着“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
第五进是琴棋室,第六进是书房,然后是后花园,。后花园的确有过人之处,园中小河箸泾与外面的大湖相通,有一方水池是供船只调头、停靠所用的,实际上这就是张家的私人码头,即“船自家中过”,张家家底之殷实可见一斑。后花园中的一柱太湖石玉燕峰也很引人注目。
此外,在张厅大厅的东侧还有一条备(陪)弄,备弄非常狭窄只容一人通过,在古代,没有重要的客人来临,大门是不开的,当年自家人平时出入时所走的就是这条备弄。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虎丘虽然只是小丘,却有悬崖峭壁和沟壑等自然景观,又因为历代以来的建设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点,园内的建筑与植株相互衬托,具有精致的江南园林风范。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春秋时期的故事,外观地标倾斜的云岩寺塔。
整个虎丘景区类似一个正方形,面积并不大,横竖均约500米左右,山高仅有三十米左右,进入景区步行游览即可。景区主要分三个部分,千山、千人石和山顶。每个部分都有很多值得观赏的风光、人文景点,除了云岩寺塔,需要着重观赏的还有剑池和千人石等。
虎丘还是苏州民间重要的集会场所,根据“三市三节”的历史,景区创新推出了春季的艺术花会(三月底到五月),展现了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一大批名贵花卉的迷人风姿,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花会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风情浓郁的金秋庙会(九十月份),再现了山塘出会的盛况,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间艺术节目,深得游客喜爱。
从南门(即虎丘路正门)进入虎丘景区,首先来到的是前山。映入眼帘的石拱桥便是前山的第一个景点,名叫海涌桥。站在海涌桥向前看,山的形状很像老虎盘踞山上,这也被说成是虎丘真正的得名原因,还可以看到山藏在寺里,寺包裹着小山的特点。再向前走可以看到试剑石,传说是吴王阖闾试用莫邪剑的地点,现在到试剑石去观赏,可以看到一条裂缝穿大石而过,酷似刀劈剑削。前山内还有断梁殿、响碑、憨憨泉、枕石等景点,每一个都拥有奇幻古老的传说,可以在导游的讲解中了解它们的故事。
再向前走便到了千人石区域,这里主要的景点有千人石、点头石、二仙亭和剑池等。剑池是游览虎丘的重点,这里自然风光十分奇特,在江南的小小丘陵上却有着剑池背后难得的岩壁峭壑,在岩壁之下是一方小小池水。岩壁上有名家颜真卿所书的“虎丘剑池”四个大字。传说剑池中有大量的财宝,历史上有多位君王曾在此寻找,但至今还是千古之谜。
拾平缓的台阶而上,再向前便到了山顶,山顶有云岩寺塔、云岩禅寺遗址等景点。云岩寺塔是虎丘景点里的重中之重。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座斜塔,塔尖向西北倾斜两米多,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世界第二斜塔”,十分特别,吸引众多游客在此拍照。云岩寺塔现在内部不准进入,在外观赏即可。
虎丘山有一景点“冷香阁”,它建于民国六年,在阁的四周植有梅林,每年2-3月份,疏影暗香。游人来到虎丘赏梅可去冷香阁上泡一壶香茗,独坐一处,品茶赏梅,更增雅趣。
玉兰山房在虎丘山北面的通幽轩之上,旧有玉兰一株,甚古,名冠吴中,相传是宋朱勔从闽移植而来。每年早春时节,玉兰含苞欲放,这一带幽雅而秀美,恬静而舒适,游者至此,恋恋不舍,乐而忘返。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四大名园,园内亭台楼阁、奇石曲廊,加上满园的绿意和一汪碧水池塘,一步一景,景致很是秀气。在这里,可以体会一种园林山水之间的平淡气息。
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当时称“东园”。清乾隆末年被刘恕所得,扩建后改名“寒碧山庄”,时称“刘园”。清光绪初年,官绅盛康买下此园,改名为“留园”。
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小池塘)见长,围绕小池塘分布着可亭、远翠阁、曲溪楼等;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有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林泉耆硕之馆、冠云楼等十数处建筑小品,号称“留园三宝”的冠云峰(太湖石)、楠木殿和鱼化石都在东部。
冠云峰形状瘦长,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是北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楠木殿位于五峰仙馆,殿内的柱子用楠木制作,但在抗战时受到了破坏,后来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鱼化石是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表面的纹理像一副山水画。
留园的北部和西部相对开阔。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池塘南部的涵碧山房与明瑟楼,是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不是很大,沿着700多米长的曲廊和园中小径,可以走遍全园,园中还设有导览图立牌。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