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黑龙潭公园位于古城北象山脚下,从大水车溯流而上,有一个晶莹清澈的泉潭,那便是黑龙潭了。这里可以拍摄美丽的玉龙雪山,观看院内的很多古建筑,还能爬上象山俯瞰古城,是古城内的重要景点。
黑龙潭原是丽江的一个龙王庙,庙旁泉眼众多,积水成潭。因为泉水如玉,能倒映玉龙雪山,也称“玉泉公园”。这里是丽江古城的水源地,在泉潭边便可以看到涌出水面的泉柱,泉水十分清澈。
黑龙潭是拍摄玉龙雪山取景的好地方,以五孔桥、得月楼、雪山及黑龙潭中的雪山倒影组成的影像早已成为丽江的经典风光明信片,也是游人在丽江拍照较多的取景地之一。拍玉龙雪山,早上和傍晚拍雪山的光线较好。特别是天晴的时候,蓝天白云和雪山倒映在潭水中,美得像画一样,也因为如此,六七月雨季看到雪山倒影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公园内的建筑也是一大看点,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丽江周边的很多重要文物建筑迁移至此。如明代原木府忠义坊前的四尊石狮和原文庙文明坊,组成了今天的黑龙潭公园大门;还有原木府木氏土司的藏书楼——光碧楼、原木府旁的一文亭、原位于土司发详地白沙芝山的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和三朵神像,也在不同时期迁移至此,其中很多是保护文物。古建筑和潭水、雪山相互映衬,来此散步、休闲、晨练,也是十分惬意的事。
另外,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爬上象山,俯瞰大研古城全景。爬到山顶大约需要半小时,不过傍晚时就不能上了,建议尽早前往。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玉龙雪山是丽江知名景点之一,也是纳西族心中的神山,一共13座山峰连绵起伏,似银龙飞舞,因此得名。景区内可以直接乘坐索道上山,轻松欣赏高海拔冰川的瑰丽,是很多游客来此游玩的亮点。
雪山概述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从山脚到山顶,有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级景观逐级。山脚的甘海子,是一片辽阔的牧场,春夏之际,草甸上龙胆兰、杜鹃盛放,在这里远望,玉龙群峰历历在目。海拔3200多米的云杉坪,更是纳西青年男女心中的圣地。这里是一片幽静的草甸,四周古木参天藤萝密布,环境幽静。玉龙十三峰下有19条现代海洋性冰川,远望如一片瀑布悬挂于扇子陡下方,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游人可乘坐大索道抵达4506米的高度后,沿着山间栈道近距离观赏冰川和主峰的雄姿。
大索道
景区受欢迎的索道,将游人从位于甘海子的索道下站运送到海拔4506米的冰川公园。下了索道,沿着冰川上铺设的木质栈道,可一直行进到海拔4680米的最高处,近距离感受雪山和冰川的魅力。如遇大风天气,可能会停运,具体请留意官方消息。
云杉坪索道
索道下站位于雪山脚下白水河畔,乘坐景区环保巴士可达。乘坐云杉坪索道可抵达海拔3240米的云杉坪,这里是远观玉龙雪山群峰的好位置。
牦牛坪索道
牦牛坪是位于玉龙雪山另一侧面的一块大草坪,距离云杉坪约15公里。登上牦牛坪,可以从另一角度观赏玉龙雪山。
冰川公园位于玉龙雪山景区内,是玉龙雪山的主峰扇子陡东北坡一片平缓坡地,这里秋冬春三季白雪茫茫,夏季可以看到四万多年前形成的冰川,而且这里有索道相通,上山几乎没有难度,是近距离感受雪山魅力的好选择。
前往冰川公园,需要先到达玉龙雪山景区内,选择乘坐大索道。大索道上山约15分钟,不过之前可能需要排1-2小时的队,索道上站就位于冰川公园内。如果是夏季上山,便可以在索道上领略“一天四季”的神奇景致。
到达山顶后,就可以观赏美丽的冰山雪景,夏季时,形成于四万多年前的白水一号冰川露在外,可以近距离观察。其他季节,则可以看到茫茫的雪景,白色的山体即磅礴壮观又洁白清秀。山顶还有一处海拔4688米的标示石碑,也是很多游客合影的热门地点。
蓝月谷位于丽江玉龙雪山脚下,是玉龙雪山融水的白水河流经此地形成,池水清澈见底,而且一片奇幻的蓝色,非常震撼眼球。蓝月谷有“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四个颜色各异的湖泊,还有很多小瀑布错落有致,拍照十分漂亮。
白水河是玉龙雪山脚下的一条河流,由雪山融水形成,因为水质非常清澈,流经过一段河床、台地都是白色岩石的地方,水也仿佛成了白色,因此得名。白水河流经玉龙雪山山脊的蓝月谷时颜色五光十色,非常奇幻漂亮。
一般游客所指的白水河,是蓝月谷景区的上游,即白水河在上面,蓝月谷在下方。两处相连,大家都是一起游玩的,这里有很多颜色灵秀通透的小湖泊,还有一些小瀑布,洁白的钙化池等,景色像极了九寨沟和黄龙的风景,拍照也是十分好看。
甘海子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曾经是一片湖泊湿地,后来干涸成为一片茂密的高山草甸。草甸非常开阔,是优良的牧场,而且这里距离雪山很近,可以看到玉龙十三峰,是仰拍玉龙雪山全貌非常好的地方。
游客游玩甘海子大多不是专门而来,都是在游玩玉龙雪山景区时路过这里,在草场上走走,拍拍雪山的照片,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即可。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印象丽江》是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之一。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当地原住民为演员,在海拔3100米的玉龙雪山甘海子蓝月谷剧场露天舞台,真实的展示出原住民对天、地、人、山的感情。
《印象丽江》分“雪山篇”和“古城篇”两篇,包含《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六个部分。“雪山篇”描述的是与山的对话,表现的是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丽江,体验生命与自然的紧密关系;“古城篇”讲述的是与祖先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古往今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始终存在一个神圣的王国。参与演出的500多名演员均来自当地周边的农村,以粗犷的气势、原生的姿态和质朴的歌声,带给观众很真实的丽江印象。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城镇之一,影视剧《一米阳光》、《木府风云》等都在此取过景。古城内木楼青瓦,古街石巷,小桥流水,站在古城东大街上,举头即可遥望玉龙雪山,景色十分秀丽。
丽江古城依山而建,街巷依水流而设,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交易市场。古城内从四方街延伸出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新华街四条主干道,四条路又衍生出纵横交错的街巷,构成了以四方街为中心的古城。当年被徐霞客盛赞的木土司王府木府,就位于七一街关门口附近,在这里可以感受纳西民族建筑的内涵。
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渠的局面,使得古城充满生机。
古城里遍布经营各地特产的店铺,有民族饰品、茶叶、银器、披肩等。此外,这里有众多餐馆,无论是本地风味,还是西餐披萨,一切都能让你大饱口福。
四方街位于丽江古城中心,形状为长方形,明清时期,这里是滇西北商贸枢纽、茶马古道上的交易中心。如今这里依然是丽江古城的闹市,街上店铺、餐厅、酒吧密布,游人如潮,是古城内热闹的地标。
在四方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不会感到寂静。白天,游人在此流连,当地人在此聚会碰头,每天下午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纳西老太会在这里跳舞。晚上,这里是欢乐的场所,你可以围着篝火跳锅庄,也可以跟着流浪歌手的节奏一起摇摆,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四方街的街心向四周延伸出四条主街,分别是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和东大街,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的街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四方街周围小吃食肆遍地,随便逛逛都可以吃到不少纳西特色的美食。四方街旁边的新华街就是丽江的酒吧街,每天晚上,酒吧街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大水车位于丽江古城口,是丽江古城的象征,一进古城门口即可看到。水车共有两个,有人说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是情人水车,每个游玩丽江古城的人,几乎都会在这里留下合影。
在两个大水车的旁边的照壁,用的是城内民居的建筑形式,非常特别。照壁加上水车的形象,几乎出现在丽江古城所有的对外宣传照中,相信每个人都会非常熟悉。水车面前,是古城入口处的一个广场,不像四方街那么喧闹,因此这里也是很多人晒太阳的好地方。广场上还有挂着很多风铃的摊位,十分有趣。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云南省磻溪村隶属大理市银桥镇,毗邻洱海,也是洱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磻溪村与双廊隔海相望,就在双廊的斜对面,所以它有着比双廊更静谧的环境,不仅面朝洱海,而且正好居于平分洱海之处,有更广阔的视野观赏苍山洱海。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乘坐洱海游船,可以远观小普陀岛,登南诏风情岛,近距离观看汉白玉观音像。
船上设施齐全,可以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领略白族人们热情独特的歌舞风情。
金梭岛龙宫蜿蜒曲折,洞内有石柱、石笋、石幔等天然奇观,因顶部断岩形似巨龙,故名“龙宫”。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大理古城位于风光秀丽的苍山脚下,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这里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当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时养花草晒太阳,加之阳光明媚温度适宜,吸引游客无数。
白天必逛
在古城,白天你可以逛逛复兴路,复兴路是古城的一条步行街,街两边有众多店铺,经营大理石雕刻、民族服饰和当地特色食品等当地特产。在各色店铺间穿行流连,可以淘些有民族特色的小东西,累了饿了,路边的小吃店也能吃到有特色的当地小吃。
古城夜生活
夜间,你可以像混在当地的人们一样,聚集在洋人街和人民路一带,这里有超多的特色酒吧和小咖啡馆,有些店里还有驻场歌手或者游人的即兴演出,热闹非凡。你尽可以在酒杯和音乐间寻觅那一份属于你的活色生香。
五华楼位于大理古城内,古时是南诏国王接待宾客的地方,后来几经兴废,较近一次在1998年重建。五华楼是古城内较为气派的建筑之一,可以登楼远眺苍山、俯瞰古城区,也可以留影拍照,尤其夜晚时五华楼华灯初上,非常漂亮。
五华楼现在高三层,下面是可以过人的门洞,门洞上挂着写有“大理”两字的匾额,在这下面合影是很多游客一定要做的事情。在五华楼周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周围的店铺都以销售书法、国画等艺术作品为主,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文献楼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因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
文献楼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雄伟壮丽。文献楼历史上几毁几修,较后面的一次重建于1998年。重建后的文献楼东西宽60米、南北长30米,主楼高24米,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泸沽湖位于云南与四川边界,海拔约2685米,风光旖旎,民风质朴,有“高原明珠”之称。云南一侧湖畔居住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所以泸沽湖又被称为“东方女儿国”。
亮点概述
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婀娜,沿湖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5个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其中,黑瓦吾岛、里务比岛和里格岛,是湖中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称为“泸沽三岛”。每年6月-8月期间,湖里水性杨花盛开,花朵就像冰雪般净白,星星点点,有风拂过又摇摇欲坠,景色十分迷人,犹如人间仙境。
沿湖还有很多村庄,其中较繁华可以提供饮食住宿的主要有大洛水村和里格村。大洛水村位于泸沽湖西南岸,是泸沽湖畔早开发的村庄,丽江往返的班车就停在这里。里格岛和里格村位于湖的西北岸,是近几年热门的旅游集散地。湖北岸有尼塞村、小洛水和大嘴村,因游客较少也更为宁静。再往东就进入四川省境内,湖东南岸的草海、王妃故居也值得驻足。
泸沽湖观景台位于泸沽湖南岸的宁泸公路旁,是观看、拍摄泸沽湖全景的好位置,游客到达泸沽湖几乎都会到这里拍照,景区为人熟知的官方宣传照片也是出自这里。
观景台就在泸沽湖景区大门口附近,一般游客从丽江驱车而来,一进入大门后就会到达这里,也算是泸沽湖景区的门户。这里视野非常开阔,整个湖面都尽收眼底,蔚蓝的湖水、湛蓝的天空,还绿树环绕的湖岸、景色优美的里格半岛,一起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卷,正是摄影师们无比热爱的拍照天堂。绝大部分的游客到观景台时都会下车拍照,乘坐大巴前来泸沽湖的,司机一般也会在这里停车给大家拍照。
猪槽船由一根粗壮的镂空圆木,两头削尖制成,因其看起来像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名。泸沽湖湖水碧蓝清澈,藻花点缀其间,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特有的“猪槽船”。
从里格码头坐猪槽船,可以请船夫带着你环绕里格半岛一圈,或者去远一点的尼塞岛,甚至里务比岛。泛舟泸沽湖上,犹如浮在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果冻上,肉眼看不见任何杂质,风景绝美。
情人滩位于凉山泸沽湖景区内,是一大片坡地,延伸到湖里成为水草密布的湿地。
由于信仰的关系,人们在松林和草地上挂起经幡,迎风招展,格外给人以许多神秘的感觉。这里有较好的阳光和开阔地,大声呐喊,或者和衣在草地上打滚,是一个适合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情人树位于泸沽湖北侧的尼赛村,是村中知名的景点,也是泸沽湖环湖路上几处游客必游的景点之一。湖滩上两棵大树一高一矮,紧靠着蔚蓝湖水,好像一对情人一起安静的注视着美丽湖泊,非常浪漫。
很多游客到达泸沽湖都会骑车或包车环湖游览,在途中游玩这里;也有游客会选择住在尼赛村,从村中步行到湖边就可以看到这两棵树。一般游客到这里都会拍几张照片,尤其是情侣,更不会在象征爱情的浪漫场景前错过合影的机会。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泸沽湖是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所以在泸沽湖畔的摩梭村寨,每晚都要举行篝火晚会。泸沽湖篝火晚会一般流程为,主持人扎西致辞欢迎大家来尼赛参加篝火晚会,并宣布篝火晚会开始,摩梭族的青年男女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唱起了泸沽湖情歌,随后游客们也加入了舞蹈行列,篝火晚会在歌舞声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呀索呀索呀啦索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摩梭人村寨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泸沽湖,景色秀丽,是阿夏婚保存较完整较原始的地区之一。这里有着奇特的走婚制。
景点/场馆
草海位于泸沽湖靠东一侧,这里因为湖水较浅,布满了很多芦苇,使得整个湖面一片葱葱郁郁的绿色,环境清新优美,是泸沽湖边观光摄影的热门地点。
到泸沽湖游玩,游客一般住在大落水村、里格半岛等村庄,可以租自行车或徒步到草海,一路欣赏风景,轻松又惬意。草海的主要景观一是清新优雅的碧绿湖面,还有一个就是横在水面上的草海桥,这座桥是曾经摩梭男孩走婚时要经过的桥,因此也被称为“走婚桥”,游客可以走在桥上,近距离的漫步在碧绿芦苇荡之间。
因为草海鱼虾多,当地人经常划着猪槽船在湖中捕鱼,岸边常常停着的一排船只如今也成为草海的一景,阳光强烈的晴天,一群人站在船上拍摄剪影,非常漂亮。
走婚桥位于泸沽湖东侧,横跨在芦苇飘荡的草海之上,是泸沽湖周围的一处知名景观。这里的摩梭族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而走婚时男子都会经过走婚桥去往女方家里,因此这座桥又称“鹊桥”。
走婚桥长约300米,两侧是生长在草海水中的大片芦苇,走在桥上,满眼都是碧绿的清新风景。因为走婚桥与摩梭族的爱情相关,因此这里也被很多情侣当成了爱情之桥,情侣游客都会携手在上面走一次,感受摩梭人的古老浪漫。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