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钟楼街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因一座钟楼而得名。如今钟楼街,由早年的钟楼街与按司街、东羊市并为一街。以“大钟寺”(大中市)和“开化寺”(开化市)相互依存。
位于太原市的柳巷,是太原历史悠久、较繁华的商业街,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这里承载了当地几代人的记忆和梦想,成为一种挥不去的情节,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在太原的必游之地。
柳巷据说是太原较古老的街巷,传说明朝初年大将常遇春攻打太原时遇险,被一个柳姓女子相救,后来将这里命名为“柳巷”。如今的柳巷商业街,包括米市街、钟楼街和五一路、解放路等周边,拥有多家大型商业购物商场、上百家品牌专卖店以及各类酒吧、影院等场所。
清和元饭庄的“头脑汤”,百年来一直热乎乎的温暖着太原人的身心;吃一顿认一力的羊肉蒸饺,在当年经济困难的时代,是普通太原人过节的一大追求;如果嘴馋了,当地人会去柳巷的六味斋买一块酱肉,这里的酱肉至今在选料和配制方法上都严格遵守传统做法;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双合成的糕点、益源庆的山西老醋等也是不错的送礼手信。
除了传统,柳巷也是时尚的,在这里有真维斯、苹果、堡狮龙等流行服装品牌的专卖店和贵都、华宇等现代化的购物商场。每逢春节和重大节假日,太原的年轻人还会在午夜时分来到柳巷一带逛街。附近的纯阳宫每逢春节,还会举办道教的开坛,届时还能观赏到本地的晋剧表演。
迎泽公园,因位于古太原城门附近而取名,是太原市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全园总面积70余公顷,其中迎泽湖约占三分之一。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
公园的主景建筑藏经楼甚为壮观,各式桥、廊、亭、榭及棚架、雕塑等园林小品星罗棋布,掩映在碧树鲜花丛中,既可游览观赏,又可驻足小憩。园内建有花展馆、水族馆、书画展览馆、盆景园和牡丹、芍药、玫瑰等多种专类植物园,还建有网球场、微型高尔夫球场、游乐场等娱乐活动场馆。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去处。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晋国的宗祠。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在晋祠下车后,首先到达的是晋祠公园,这是一个免费的公园,环境不错,可随意看看。步行约10分钟,穿过公园便可到达晋祠的主体区域。景区内,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和“三绝”(周柏、难老泉、泥塑彩绘人像)是每一个来到晋祠的人都不可错过的景观。
晋祠“三宝”是连在一起的,位于晋祠的中轴线上,可一并游览。献殿是供奉祭祀品的场所,四面的墙壁是栅栏状的,通风凉爽。特别的是,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前,建于宋代。整个景观造型类似现代的立交桥,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飞梁”的一端连接着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现存较早的主体建筑。大殿内很宽阔,有梁无柱是一大看点,殿前8个廊柱上雕刻着8条跃跃欲飞的木雕盘龙,连同“鱼沼飞梁”显得颇有气势。
以圣母殿为中心,很容易找到“三绝”。彩绘泥塑人像就在圣母殿里,主像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内,端庄华丽,其余42尊侍从分列两侧。这些塑像衣着艳丽,表情各异,其中有一尊花旦装扮的侍女,半面欢喜半面忧愁,让人看后心情也不禁五味杂陈。梅兰芳大师曾在这尊侍女前伫立良久,仔细品味她的动作和内心,并且大加赞赏。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植于西周,已有3000多年历史。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除此之外,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铭》碑,非常珍贵。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太原植物园概述
太原植物园是市委确定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入选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荣获山西省改善人居环境PPP项目奖。选址于晋源区太山脚下,西起风峪沟口,东到旧晋祠路,北起风峪沙河,南至太古公路,总面积约2730亩,项目总投资 35.58 亿元。
太原植物园总体规划分为入口管理区、植物科学分类区、植物科学应用区、植物进化展示区、科学实验区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内容包括主入口建筑、展览温室、盆栽博物馆、滨水餐厅及科研中心五大建筑区和二十五个专类园。共收集植物 3000 余种。植物园项目建筑设计由国际知名的设计公司奥地利 DMAA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德国瓦伦丁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完成,园林景观设计由北京林业大学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完成。
太原植物园以保护山西省物种多样性和植物资源、历史资源为已任,收集太行山、吕梁山特色植物为主的温带地区植物资源,引种驯化适合于当地的新优特品种,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实现优美的园林外貌、科学内涵和特色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是我省一座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为市民增添了一处既能系统了解植物科普知识,又能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的好去处,同时与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太山龙泉寺景区、蒙山大佛景区、晋阳湖公园和晋阳古城遗址公园相连成片,形成太原市独特的旅游品牌。
此外,太原植物园的建成为我市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对完善我市公园门类,促进省城旅游区域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品位,构建青山绿水之城、和谐宜居之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主入口
主入口建筑面积20135平米,融入了山西大院的建筑风格,是集办公、植物科普馆、标本馆、报告厅、餐厅、游客接待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游人可以站在主入口的悬挑上俯瞰整个植物园的全貌,远处还可以眺望到太山,美景尽收眼底。
在主入口处,还设有植物科普馆和昆虫标本馆。植物科普馆面积4300 平米,馆内118部教育科普视频均由我园自主编导自主拍摄,展览主要以“活色生香生生不息”为主题,分为植物演化(探寻植物本源)、植物奥秘(了解植物结构)、植物智慧(见识植物的奇妙)、植物价值(细数植物的贡献)、植物生态(领略植物的影响力)、植物文化(植物与中国传统文化)、植物晋美(山西植物分布与保护)七大主题展览区。在艺术与自然创新融合的奇妙氛围中,光影与花叶随着参观翩翩起舞。
昆虫标本馆陈列出2000多盒(4000余)只珍奇昆虫等节肢动物标本,并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述,意图让人们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增强保护昆虫、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昆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地球上进化又成功、又丰富多彩、又奇妙无穷的生物类群。从色彩缤纷的蝴蝶、访花酿蜜的蜜蜂、引吭高歌的知了,到身手矫健的蜻蜓、挥舞“大刀”的螳螂;从成群结队的蚂蚁,到令人生厌的蚊子、苍蝇、蟑螂等等。昆虫的种类之多,为其他动物望尘莫及。
昆虫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同一种的个体数量也大的惊人。全世界已知昆虫超过110万种,可能还有几百万种等待我们去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共识。人类只有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们策划昆虫标本科普展览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展览温室
太原植物园温室群由热带雨林馆、沙生植物馆和珍贵花卉馆3个单体温室和温室能源中心组成,其中3个展览温室全部使用木结构穹顶建造,跨度达88米,其建造理念在现代温室构造的基础上承袭了山西古典木结构建造理论,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是太原植物园对脚下这片热土朴素的致敬。热带雨林温室面积5521平米,由热带雨林奇观区、热带雨林群落模拟区、飞瀑观景区、趣味植物园、棕榈花园和热带水生植物园组成;沙生植物馆面积2245平米,分别收集展示了来自非洲、美洲和澳洲的沙生植物;珍贵植物及四季花卉展览温室面积1470平米,主要收集和展示了热带花卉、蕨类植物、荫生植物等。
长期以来,植物园的展览温室,已经成为游客心目中具有魅力的地方。造型优美的大型展览温室,如英国邱园的棕榈温室和威尔士王妃温室、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网架式大跨度半球形温室、纽约植物园温室、费城长木花园温室等,都已不仅是植物园这座皇冠上的钻石,而且成为所在城市建筑、文化和文明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展览温室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展览温室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时的温室是为植物引种服务的栽培和繁殖基地,为科研工作提供实验材料和进行实验的场所,以及家庭自用的花木培育场所。随着经济、科技以及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提高,展览温室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现今的展览温室不但是植物收集与展示、科学保育与研究的地方,也是融合生态与环境、科普与教育、文化与艺
太原古县城位于晋源区,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是2500年晋阳古城文脉的延续。城内现存文物建筑79处,太原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达4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山西文物的精华。山西博物院由主馆和四角辅楼组成,其中主馆外形像斗又像鼎,是游客参观院内藏品的主要场所。
主馆共有四层,一层大厅设有总服务台,第二、三层设有历史文化专题展,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这些展览构成了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步入一层大厅后,沿着楼梯来到第二层,从这里开始以“晋魂”为主题历史之旅。
历史文化专题展,从远古时期古人类的遗迹,直到明清的晋商五百年盛衰,通过众多的文物珍品,展示了山西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的精彩之处。在游览时,几件精品文物一定不能错过。
鸟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鸟尊的造型极为精巧,以凤鸟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有一只小鸟,用作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有一只大象,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这件藏品是院内所藏青铜器的代表作。
此外,你还能观赏到:侯马盟书,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木板漆画,北魏时期的漆画屏风,绘有彩色的《列女传》故事;汉白玉石椁,隋代文物,墓主人是当时的中亚鱼国人,石椁内外都有图案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深目高鼻黑发,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种。在文化专题展中,还可以了解到佛教和传统戏曲在山西的起源或发展。
在主馆的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区。其中的《土木华章》——古代建筑艺术专题展,体现了山西作为文物古建大省的一面。“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美誉,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地上古建筑,门类齐全,尤以宗教建筑数量众多。如果你是古建粉丝,这里一定要来看看。
博物院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临时展览。在一层大厅服务台,博物院提供了聘请讲解员(中英文)和租借讲解器的服务,讲解员的费用:100元(10人以内,1个小时)。在博物院的主馆内还设有餐厅和茶舍供游客使用。
平遥古城距太原市约85公里,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平遥曾是晚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的气息。
古城共有六个门,北门近平遥汽车站,西门近平遥火车站,南门和西门则是游客众多的地方。进入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若要登上城墙、参观票号等景点,则需购买古城通票。古城不算大,靠步行足以逛完,不愿走路也可乘坐电瓶车。
整个古城的街道布局为“土”字形,游玩时通常从下西门进城,沿西大街走到“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日升昌票号,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古代银行业的发展史,还可以让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用早期的汇票方式给你写张汇票,特别有历史感。
继续向前便是纵贯南北的南大街,它是古城的中轴线。明清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当年的“中国华尔街”。如今这里也是古城繁华之地,被称为明清古街。古城中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这里,以古城标志性建筑古市楼为中心,分布着协同庆票号(中国钱庄博物馆)、蔚泰厚(票号博物馆)、百川通、中国镖局博物馆、同兴公镖局、蔚盛长、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天吉祥等景点,还有饭馆、乐器行、咖啡馆、酒吧一应俱全。可沿街游玩过后,在此吃饭,买点纪念品,然后继续往南参观。
在古城南面的平遥古县衙,可以看到大量古代文书和刑具,每天还有县衙升堂的表演;上东门附近的城隍庙和文庙修得颇为气派且讲究,而且香火很旺,可以上香。
平遥古城墙也是古城的看点之一,不仅雄伟,而且保存得十分完整。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古城全貌。其中,南门(迎熏门)的城楼精美,而且这边靠近民居,还能看到古城里人们的生活。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沿着城墙绕古城走一圈,全方位感受古城的风貌,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傍晚在城墙上看夕阳,景色很美。
除了古城本身,平遥另外两大看点分别是镇国寺和双林寺。镇国寺全寺没有一根钉子,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碶而成;双林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非常精美。
游玩平遥古城,可以挑选几个感兴趣的景点参观后,乘车前往乔家大院继续游玩,然后返回太原。比较推荐的是在古城内住一晚,看看古城的夜景,也可以租辆自行车,去那些小巷子里体验真正的平遥,看人文风俗或者拍照摄影都是很棒的题材。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整个平遥年味十足。城内都是老院子改的客栈,平时价格不贵,完全可以找到几十块,干净整洁的住处。
另外,平遥的牛肉是非常有名的,清末慈禧太后曾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甚是喜爱,还将其定为皇宫贡品。古城内随处可见打着“冠云牛肉”名号的店,真假难辨而且价格普遍偏贵,可以在城外买一点尝尝和送亲友。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35公里,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时间300余年修建而成。虽没有乔家大院出名,但王家大院的规模和气势在晋商宅院里是首屈一指的,去过王家大院的人都会感叹,这哪里是个“大院”,简直是一座城!也正是因为它磅礴的气势,以及建筑和文化上的成就,素来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
王家大院由五条巷子、五座城堡、五座祠堂构成。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当前主要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和王氏宗祠等加起来,还不足整个大院的四分之一。不要小看这句“王家归来不看院”,现在开放的这四分之一,随便走走就需要两个小时。
来到王家大院,一是看建筑居所的格局,二是看木、石、砖“三雕”艺术。建筑主要看的是高家崖、红门堡两部分。大门一进去便是高家崖,高家崖完全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可见一斑。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都是三进四合院,每个院子除了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大大小小的院落之间,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院内有院,门里套门”走在里面好像迷宫一样。
从高家崖过一座石桥便是红门堡,红门堡建筑群是依山而建的,比高家崖修建时间早,规模也更大些。这里像一座真正的城堡,整个建筑群由低到高分为四层,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和三条横巷子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据说这里还藏着一条巨龙,是因为地上的石头像龙鳞的缘故。堡内29座院落依主人的身份和喜好而建,在结构和装饰上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红门堡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三甲东巷的绿门院,这里的雕刻非常讲究,最精美的要数木雕挂落“满床笏”和石雕“四爱图”。另外,红门堡的共用花园顶甲园曾是主人茶余饭后休闲的地方,环境很不错,有些江南园林的感觉,这也是王家大院的特色之一。
游王家大院,通常的抵达和离开的线路是:太原-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太原,或者太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太原。因此,通常并不会在王家大院过夜,大多以平遥古城或太原为据点解决吃住问题。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