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迎泽公园,因位于古太原城门附近而取名,是太原市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全园总面积70余公顷,其中迎泽湖约占三分之一。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
公园的主景建筑藏经楼甚为壮观,各式桥、廊、亭、榭及棚架、雕塑等园林小品星罗棋布,掩映在碧树鲜花丛中,既可游览观赏,又可驻足小憩。园内建有花展馆、水族馆、书画展览馆、盆景园和牡丹、芍药、玫瑰等多种专类植物园,还建有网球场、微型高尔夫球场、游乐场等娱乐活动场馆。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去处。
汾河公园是在汾河太原城区段内经过水利治理和绿化美化后而形成的滨水公园,总长超过18公里。公园呈狭长型,一侧是公路,一侧是清澈的汾河水。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并用石子围出了片片绿茵茵的草地,形成了一个沿汾河的绿色生态长廊。
汾河公园北起柴村桥北侧,南至祥云桥南侧。太原人以水为墨、以绿为彩,绘就了一幅新的汾河画卷,建造了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园。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汾河晚渡,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晋汾古韵是以纪念治汾始祖台骀为主题的纪念性广场。汾神台骀雕像高踞于广场中心的基座上,周围喷泉和花坛环绕,庄重中不失活泼。
公园沿汾河分布,还有许许多多的景点,内容简与繁,都反映了设计者的不拘一格以及对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十分值得游览。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山西文物的精华。山西博物院由主馆和四角辅楼组成,其中主馆外形像斗又像鼎,是游客参观院内藏品的主要场所。
主馆共有四层,一层大厅设有总服务台,第二、三层设有历史文化专题展,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这些展览构成了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步入一层大厅后,沿着楼梯来到第二层,从这里开始以“晋魂”为主题历史之旅。
历史文化专题展,从远古时期古人类的遗迹,直到明清的晋商五百年盛衰,通过众多的文物珍品,展示了山西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的精彩之处。在游览时,几件精品文物一定不能错过。
鸟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鸟尊的造型极为精巧,以凤鸟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有一只小鸟,用作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有一只大象,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这件藏品是院内所藏青铜器的代表作。
此外,你还能观赏到:侯马盟书,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木板漆画,北魏时期的漆画屏风,绘有彩色的《列女传》故事;汉白玉石椁,隋代文物,墓主人是当时的中亚鱼国人,石椁内外都有图案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深目高鼻黑发,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种。在文化专题展中,还可以了解到佛教和传统戏曲在山西的起源或发展。
在主馆的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区。其中的《土木华章》——古代建筑艺术专题展,体现了山西作为文物古建大省的一面。“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美誉,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地上古建筑,门类齐全,尤以宗教建筑数量众多。如果你是古建粉丝,这里一定要来看看。
博物院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临时展览。在一层大厅服务台,博物院提供了聘请讲解员(中英文)和租借讲解器的服务,讲解员的费用:100元(10人以内,1个小时)。在博物院的主馆内还设有餐厅和茶舍供游客使用。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雁门关,位于忻州代县城西北约30公里,是明代内长城线上的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从代县县城没有公共交通到达景区,只能包车前往,而在景区内游玩,也是完全靠步行。雁门关自古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这里最早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在此与匈奴作战;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作战;在北宋时,雁门关成为宋与辽对峙的主战场,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这里,景区内还立有杨六郎的塑像。
现存的雁门关是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时所建(近年来多处重建过),现有关门三座(东门、西门、小北门),在东门上建有雁楼,在小北门(也就是瓮城门)的门额上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都是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傅山所题。你可以在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游览明清时期驻军的营房旧址。在西门外的右侧有关帝庙,在东门外的东侧有靖边祠,里面祭祀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
如果你是长城的粉丝,那么当你来到雁门关景区,可以走一段走这里的古关道,景区内的古关道依当地山势而建,蜿蜒盘旋在山峦之间。爬这段关道,对于平时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会有些小累,不过当你沿着古道爬上一处山峦,远望关外,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色,此时静静的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沧桑感,会觉得付出体力的辛劳是非常值得的。
雁门关景区附近有一些农家乐客栈,可以提供食宿,不过大部分游客都回到代县或者去其他县市住宿。走古关道消耗体力较大,可以自带些干粮和饮用水。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和后期开凿的洛阳龙门石窟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不仅有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具有代表性的是第20窟(白佛爷洞)高13.75米露天释迦坐像,这尊塑像胸部以上保存得依然完整:面部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保留着典型的西域少数民族、印度人的面部特征。而龙门石窟中的大佛,则已经接近南朝士大夫的相貌了。云冈这尊释迦坐像的衣饰线条也不似龙门石窟那样柔和,而是透着北魏早期艺术的干练。
云冈石窟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整个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比较传统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部的第1窟开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结束。若参观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一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第9-13窟)和昙曜五窟(第16-20窟)。
景点/场馆
九龙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在现存享有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是建筑年代早而且富有艺术魅力的一座。此壁的建筑结构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东西两端分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并衬有江崖海水,流云纹饰。须弥座的束腰镶有两层琉璃兽:一层是麒麟、狮、虎、鹿、飞马等,二层是小型行龙。这些琉璃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壁身之上有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六十二组,承托琉璃瓦壁顶。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两侧是高浮雕的多层花瓣的花朵以及游龙等,脊顶戗兽、脊兽、龙兽俱全,两端是雕刻手法细腻的鸱吻。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国内现存较早、保存较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
来到恒山脚下,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悬在半山腰的悬空寺,可谓是万丈深渊上的建筑。整个寺院悬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依势而建,显得格外错落有致。诗人李白当年游览过悬空寺后,挥笔写下“壮观”二字,写完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在“壮”上多加了一点,这两个字至今还刻在寺院脚下的岩石上。
寺院由三部分构成,首部是一个完整的寺院布局,建在山崖间。第二、第三部分则是真正“悬”在崖壁上,两部分之间连接的木栈道更是好像凭空浮在半空中一般,游人走在上面,看着下面的悬崖,心也不由跟着悬起来。
景点/场馆
五台山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相簇拥,风光秀美,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此外,这里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院林立,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里是黄庙(藏传)、青庙(汉传)共存的道场,不仅能看到汉传的僧人,也能看到藏传的喇嘛。
如果把五根手指看作耸立的“五台”,那么掌心处便是台怀镇。台怀镇是五台山景区的地理中心和食宿大本营,大部分寺庙也都集中在这里,是游客的必到之处。游玩五台山一般吃住在台怀镇,行程三天较为适宜,时间不赶,也基本可以把主要的寺庙都看完。来到五台山必做两件事,一是去各大寺院礼佛祈福,二是朝拜五台(大朝台),推荐其中两天去寺庙礼佛祈福,一天朝台。
来的当天可在镇中心游玩,顺便也熟悉五台山的环境。台怀镇比较精华的寺庙群集中在镇子的西北,可步行或者坐景区环保车游览。早上先去五台山香火旺盛的五爷庙(万佛阁)上香,接着可依次去塔院寺看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罗睺寺的石狮子、全山规模较大的青庙显通寺、历史悠久的黄教寺院菩萨顶。
第二天可乘环保车游玩周边较远的地方。早上沿着镇街一直向北,过清水河就来到黛螺顶脚下,可登上大智路的1080个台阶,朝拜5尊文殊菩萨像(小朝台),也可乘索道往返。接着一路往南,在十方禅寺碧山寺内看缅甸玉佛和弥勒下生塑像,再去殊像寺参拜五台较高的彩塑文殊像,然后前往南山寺,看琳琅满目的石雕,远眺南、北、中三台的景色。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当年顺治皇帝出家的镇海寺,看长胡子的观音像和精美的清代彩绘故事壁画。
五台山上寺院很多,除了以上主要的寺院之外,还有南禅寺、龙泉寺、广宗寺、白云寺等寺院,各有特色,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逛过主要寺庙,第三天则可在“五台”中选几台登顶。五台之中,东台望海峰是看日出的好去处,这里云海日出非常壮观,山上没有住宿,看日出需早起;南台路比较难走,但风景非常优美,尤其夏季野花遍地,更是好看;西台每到秋日,月亮有如镜子悬在峰顶;北台是五台山的高峰,也是观雪景的好地方,下雪时在此可以俯瞰群山一派北国风光。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菩萨顶(满语),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相传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当地俗称真容院或大文殊寺。寺庙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将菩萨顶由青庙(汉传佛教寺庙)改为黄庙(藏传佛教寺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清康熙年间,向该寺授“番汉提督印”,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大白塔)后单独成为一座寺庙,因为寺中有大白塔,故称为塔院寺。
寺中的大白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也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红墙、琉璃瓦殿顶的陪衬下,显得尤为壮观。据考证,如今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据说大白塔中包裹有一座“慈寿塔”,慈寿塔的准确建造年代目前无法确定,塔内还藏有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
塔院寺整座寺院以大白塔为中心,中轴线上有影壁、牌坊、山门、大慈廷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发塔等建筑。塔院寺门前,有三门木牌坊一座。这座木牌坊庞大宏伟,牌坊中的所有木制构件,都经过精工雕饰,用工精细,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木雕作品。
五爷庙,也称五龙王殿,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万佛阁内(罗睺寺以南约100米)。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由文殊殿、五龙王殿、古戏台三座主体建筑构成。
在五台山众多的寺庙中,五爷庙是间不大的庙宇,但这里是五台山香火较旺的寺庙之一,也是名声较大的寺庙之一。这里终年涌动着香客和游客,哪怕是在淡季,也是如此。在信徒的心中,这里是五台山许愿的名地。
五爷,传说中是东海龙王第五个儿子(五龙王), 是东海龙宫的神,总管人间的收成。为了风调雨顺、财源广进,世人供奉五爷,把五爷当成有求必应的象征。五爷庙坐北朝南,走入殿中,能够看到中间供奉着两尊五爷的坐像,一尊是木雕,一尊是铜铸,两尊五爷坐像后面供奉着龙父龙母,大龙王、二、三、四龙王。在殿前的过厅处,还摆放着半幅皇帝赐予的銮驾。
传说中五爷(五龙王)喜欢看戏,人们就在五爷庙(五龙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就是五爷庙戏台,也是五台山的一座戏台,有时能够在这里看到当地戏曲表演(游客出钱点戏,唱给五爷听)。五爷庙的香火较旺,殿前殿内非常拥挤,敬香和拜佛的时注意别烫着别人和别被别人烫伤。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