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山西文物的精华。山西博物院由主馆和四角辅楼组成,其中主馆外形像斗又像鼎,是游客参观院内藏品的主要场所。
主馆共有四层,一层大厅设有总服务台,第二、三层设有历史文化专题展,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这些展览构成了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步入一层大厅后,沿着楼梯来到第二层,从这里开始以“晋魂”为主题历史之旅。
历史文化专题展,从远古时期古人类的遗迹,直到明清的晋商五百年盛衰,通过众多的文物珍品,展示了山西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的精彩之处。在游览时,几件精品文物一定不能错过。
鸟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鸟尊的造型极为精巧,以凤鸟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有一只小鸟,用作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有一只大象,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这件藏品是院内所藏青铜器的代表作。
此外,你还能观赏到:侯马盟书,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木板漆画,北魏时期的漆画屏风,绘有彩色的《列女传》故事;汉白玉石椁,隋代文物,墓主人是当时的中亚鱼国人,石椁内外都有图案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深目高鼻黑发,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种。在文化专题展中,还可以了解到佛教和传统戏曲在山西的起源或发展。
在主馆的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区。其中的《土木华章》——古代建筑艺术专题展,体现了山西作为文物古建大省的一面。“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美誉,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地上古建筑,门类齐全,尤以宗教建筑数量众多。如果你是古建粉丝,这里一定要来看看。
博物院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临时展览。在一层大厅服务台,博物院提供了聘请讲解员(中英文)和租借讲解器的服务,讲解员的费用:100元(10人以内,1个小时)。在博物院的主馆内还设有餐厅和茶舍供游客使用。
景点/场馆
太原古县城位于晋源区,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是2500年晋阳古城文脉的延续。城内现存文物建筑79处,太原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达4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楼街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因一座钟楼而得名。如今钟楼街,由早年的钟楼街与按司街、东羊市并为一街。以“大钟寺”(大中市)和“开化寺”(开化市)相互依存。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雁门关,位于忻州代县城西北约30公里,是明代内长城线上的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从代县县城没有公共交通到达景区,只能包车前往,而在景区内游玩,也是完全靠步行。雁门关自古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这里最早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在此与匈奴作战;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作战;在北宋时,雁门关成为宋与辽对峙的主战场,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这里,景区内还立有杨六郎的塑像。
现存的雁门关是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时所建(近年来多处重建过),现有关门三座(东门、西门、小北门),在东门上建有雁楼,在小北门(也就是瓮城门)的门额上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都是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傅山所题。你可以在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游览明清时期驻军的营房旧址。在西门外的右侧有关帝庙,在东门外的东侧有靖边祠,里面祭祀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
如果你是长城的粉丝,那么当你来到雁门关景区,可以走一段走这里的古关道,景区内的古关道依当地山势而建,蜿蜒盘旋在山峦之间。爬这段关道,对于平时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会有些小累,不过当你沿着古道爬上一处山峦,远望关外,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色,此时静静的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沧桑感,会觉得付出体力的辛劳是非常值得的。
雁门关景区附近有一些农家乐客栈,可以提供食宿,不过大部分游客都回到代县或者去其他县市住宿。走古关道消耗体力较大,可以自带些干粮和饮用水。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和后期开凿的洛阳龙门石窟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不仅有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具有代表性的是第20窟(白佛爷洞)高13.75米露天释迦坐像,这尊塑像胸部以上保存得依然完整:面部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保留着典型的西域少数民族、印度人的面部特征。而龙门石窟中的大佛,则已经接近南朝士大夫的相貌了。云冈这尊释迦坐像的衣饰线条也不似龙门石窟那样柔和,而是透着北魏早期艺术的干练。
云冈石窟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整个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比较传统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部的第1窟开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结束。若参观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一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第9-13窟)和昙曜五窟(第16-20窟)。
景点/场馆
大同古城墙修建于明洪武五年,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设施完善,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大同城墙的一大特点是外廓像齿轮一样,城墩凸出,梯形结构,为大同城墙设防的特殊造型。现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镇守大同时,于汉、魏、唐、辽、元旧城基础上增筑的,周长7.24公里,古城面积达3.28平方公里。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比南京城墙宽的地方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在距墙约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四门外有瓮城,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这样,出入大同城须经三道门卡。各门上还建“箭楼”或二层“匾楼”。城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墙体上的望楼、角楼、城楼、箭楼间隔而立。护城河吊桥、瓮城、月城、关城、耳城重关叠嶂,防备森严。
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设施完善,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
大同城墙的一特别处是,它的外廓像齿轮一样。凸出城墩,共五十二个,梯形结构,底长约23米,顶长约 20米,顶面积为400平方米。
角墩:较望楼略高大,在四个角墩的外,各建有控军台(或称望军台)一座,宽约16.6米,纵约15米,与角墩的间距约66米,上架踏板与城墙相通。为大同城墙设防的特殊造型。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国内现存较早、保存较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
来到恒山脚下,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悬在半山腰的悬空寺,可谓是万丈深渊上的建筑。整个寺院悬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依势而建,显得格外错落有致。诗人李白当年游览过悬空寺后,挥笔写下“壮观”二字,写完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在“壮”上多加了一点,这两个字至今还刻在寺院脚下的岩石上。
寺院由三部分构成,首部是一个完整的寺院布局,建在山崖间。第二、第三部分则是真正“悬”在崖壁上,两部分之间连接的木栈道更是好像凭空浮在半空中一般,游人走在上面,看着下面的悬崖,心也不由跟着悬起来。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五台山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相簇拥,风光秀美,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此外,这里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院林立,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里是黄庙(藏传)、青庙(汉传)共存的道场,不仅能看到汉传的僧人,也能看到藏传的喇嘛。
如果把五根手指看作耸立的“五台”,那么掌心处便是台怀镇。台怀镇是五台山景区的地理中心和食宿大本营,大部分寺庙也都集中在这里,是游客的必到之处。游玩五台山一般吃住在台怀镇,行程三天较为适宜,时间不赶,也基本可以把主要的寺庙都看完。来到五台山必做两件事,一是去各大寺院礼佛祈福,二是朝拜五台(大朝台),推荐其中两天去寺庙礼佛祈福,一天朝台。
来的当天可在镇中心游玩,顺便也熟悉五台山的环境。台怀镇比较精华的寺庙群集中在镇子的西北,可步行或者坐景区环保车游览。早上先去五台山香火旺盛的五爷庙(万佛阁)上香,接着可依次去塔院寺看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罗睺寺的石狮子、全山规模较大的青庙显通寺、历史悠久的黄教寺院菩萨顶。
第二天可乘环保车游玩周边较远的地方。早上沿着镇街一直向北,过清水河就来到黛螺顶脚下,可登上大智路的1080个台阶,朝拜5尊文殊菩萨像(小朝台),也可乘索道往返。接着一路往南,在十方禅寺碧山寺内看缅甸玉佛和弥勒下生塑像,再去殊像寺参拜五台较高的彩塑文殊像,然后前往南山寺,看琳琅满目的石雕,远眺南、北、中三台的景色。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当年顺治皇帝出家的镇海寺,看长胡子的观音像和精美的清代彩绘故事壁画。
五台山上寺院很多,除了以上主要的寺院之外,还有南禅寺、龙泉寺、广宗寺、白云寺等寺院,各有特色,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逛过主要寺庙,第三天则可在“五台”中选几台登顶。五台之中,东台望海峰是看日出的好去处,这里云海日出非常壮观,山上没有住宿,看日出需早起;南台路比较难走,但风景非常优美,尤其夏季野花遍地,更是好看;西台每到秋日,月亮有如镜子悬在峰顶;北台是五台山的高峰,也是观雪景的好地方,下雪时在此可以俯瞰群山一派北国风光。
菩萨顶(满语),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相传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当地俗称真容院或大文殊寺。寺庙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将菩萨顶由青庙(汉传佛教寺庙)改为黄庙(藏传佛教寺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清康熙年间,向该寺授“番汉提督印”,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
位于台怀镇的殊像寺,始建于东晋(317-420年)初年,明代多次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寺院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像而得名。
殊像寺内现存的文殊阁(大殿),是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的。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较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大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长达约50米的巨型彩色悬塑,反映了五百罗汉在崇山峻岭间,或是降龙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听讲经,或是端坐习定,或是脚踩水兽,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飞行空中的各种形像。当你静静的观赏五百罗汉彩塑时,会有一种上下千年的博大之感。
参观殊像寺时,不要忘记去寺院门口的“般若泉”看看,“般若泉”也就是梵语“智慧之泉”的意思。
五爷庙,也称五龙王殿,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万佛阁内(罗睺寺以南约100米)。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由文殊殿、五龙王殿、古戏台三座主体建筑构成。
在五台山众多的寺庙中,五爷庙是间不大的庙宇,但这里是五台山香火较旺的寺庙之一,也是名声较大的寺庙之一。这里终年涌动着香客和游客,哪怕是在淡季,也是如此。在信徒的心中,这里是五台山许愿的名地。
五爷,传说中是东海龙王第五个儿子(五龙王), 是东海龙宫的神,总管人间的收成。为了风调雨顺、财源广进,世人供奉五爷,把五爷当成有求必应的象征。五爷庙坐北朝南,走入殿中,能够看到中间供奉着两尊五爷的坐像,一尊是木雕,一尊是铜铸,两尊五爷坐像后面供奉着龙父龙母,大龙王、二、三、四龙王。在殿前的过厅处,还摆放着半幅皇帝赐予的銮驾。
传说中五爷(五龙王)喜欢看戏,人们就在五爷庙(五龙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就是五爷庙戏台,也是五台山的一座戏台,有时能够在这里看到当地戏曲表演(游客出钱点戏,唱给五爷听)。五爷庙的香火较旺,殿前殿内非常拥挤,敬香和拜佛的时注意别烫着别人和别被别人烫伤。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晋国的宗祠。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在晋祠下车后,首先到达的是晋祠公园,这是一个免费的公园,环境不错,可随意看看。步行约10分钟,穿过公园便可到达晋祠的主体区域。景区内,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和“三绝”(周柏、难老泉、泥塑彩绘人像)是每一个来到晋祠的人都不可错过的景观。
晋祠“三宝”是连在一起的,位于晋祠的中轴线上,可一并游览。献殿是供奉祭祀品的场所,四面的墙壁是栅栏状的,通风凉爽。特别的是,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前,建于宋代。整个景观造型类似现代的立交桥,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飞梁”的一端连接着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现存较早的主体建筑。大殿内很宽阔,有梁无柱是一大看点,殿前8个廊柱上雕刻着8条跃跃欲飞的木雕盘龙,连同“鱼沼飞梁”显得颇有气势。
以圣母殿为中心,很容易找到“三绝”。彩绘泥塑人像就在圣母殿里,主像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内,端庄华丽,其余42尊侍从分列两侧。这些塑像衣着艳丽,表情各异,其中有一尊花旦装扮的侍女,半面欢喜半面忧愁,让人看后心情也不禁五味杂陈。梅兰芳大师曾在这尊侍女前伫立良久,仔细品味她的动作和内心,并且大加赞赏。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植于西周,已有3000多年历史。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除此之外,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铭》碑,非常珍贵。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也是《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等30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点。如果看过这些电影,那你一定对这里的场景不陌生:成排高挂的红灯笼、高高的砖墙、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飞檐、深邃的巷落,这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
这是一个明清时期的民宅建筑群,建筑样式如城堡一般,威严气派,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从高空俯视,整个院落布局很像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这里的建筑群布局严谨,同时也富有变化,仅是房顶的一百四十余个烟囱也各有特异。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进入乔家大院大门,一条长约80米的笔直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依照传统的叫法,乔家大院北面的三个大院从东到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叫东南院、西南院、新院。表现了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每个院子里的砖雕、彩绘、牌匾都非常精美,砖雕首推大门口的“百寿图”影壁,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你能感受到艺术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土地祠的砖雕最为集中,也值得一看;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都有真金彩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彩绘采用立粉工艺,层层堆制,最后涂金,十分细致;乔家大院牌匾很多,最值得一看的是第四院内傅山亲题的“丹枫阁”匾,来到这里,一定要了解一下这块匾背后的故事。另外,乔家大院内还有三件宝:万人球、犀牛望月镜、九龙灯,万人球堪称最早的监视器,犀牛望月镜是当年乔家主人的生财之宝,九龙灯则是慈禧赐的宝物,在南面中间的院内。
如今,乔家大院也是一间民俗博物馆,六个大院分别陈列着农耕岁时的生活、人生仪节、内花园、商业习俗、豪门陈设、乔家史记,可以在游览的同时了解乔家生活、治家、经商的哲学。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平遥古城距太原市约85公里,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平遥曾是晚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的气息。
古城共有六个门,北门近平遥汽车站,西门近平遥火车站,南门和西门则是游客众多的地方。进入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若要登上城墙、参观票号等景点,则需购买古城通票。古城不算大,靠步行足以逛完,不愿走路也可乘坐电瓶车。
整个古城的街道布局为“土”字形,游玩时通常从下西门进城,沿西大街走到“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日升昌票号,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古代银行业的发展史,还可以让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用早期的汇票方式给你写张汇票,特别有历史感。
继续向前便是纵贯南北的南大街,它是古城的中轴线。明清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当年的“中国华尔街”。如今这里也是古城繁华之地,被称为明清古街。古城中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这里,以古城标志性建筑古市楼为中心,分布着协同庆票号(中国钱庄博物馆)、蔚泰厚(票号博物馆)、百川通、中国镖局博物馆、同兴公镖局、蔚盛长、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天吉祥等景点,还有饭馆、乐器行、咖啡馆、酒吧一应俱全。可沿街游玩过后,在此吃饭,买点纪念品,然后继续往南参观。
在古城南面的平遥古县衙,可以看到大量古代文书和刑具,每天还有县衙升堂的表演;上东门附近的城隍庙和文庙修得颇为气派且讲究,而且香火很旺,可以上香。
平遥古城墙也是古城的看点之一,不仅雄伟,而且保存得十分完整。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古城全貌。其中,南门(迎熏门)的城楼精美,而且这边靠近民居,还能看到古城里人们的生活。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沿着城墙绕古城走一圈,全方位感受古城的风貌,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傍晚在城墙上看夕阳,景色很美。
除了古城本身,平遥另外两大看点分别是镇国寺和双林寺。镇国寺全寺没有一根钉子,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碶而成;双林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非常精美。
游玩平遥古城,可以挑选几个感兴趣的景点参观后,乘车前往乔家大院继续游玩,然后返回太原。比较推荐的是在古城内住一晚,看看古城的夜景,也可以租辆自行车,去那些小巷子里体验真正的平遥,看人文风俗或者拍照摄影都是很棒的题材。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整个平遥年味十足。城内都是老院子改的客栈,平时价格不贵,完全可以找到几十块,干净整洁的住处。
另外,平遥的牛肉是非常有名的,清末慈禧太后曾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甚是喜爱,还将其定为皇宫贡品。古城内随处可见打着“冠云牛肉”名号的店,真假难辨而且价格普遍偏贵,可以在城外买一点尝尝和送亲友。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平遥古城墙,全长约6公里,是国内保存较好的县城城墙。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如今的城墙,基本上保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作为游客,你如果只是在边上或者古城中看看城墙,那是不需要付费的,如果你想登上城墙,那就需要购买平遥古城的通票了。
城墙绕古城一周,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目前游客可以通过南门或者北门,登上城墙或者下城墙,需要注意的是,古城的管理方有时会调整登城墙或者下城墙的城门,具体以景区当日的公告为准。
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古城墙是由瓮城(东西各两座城门都是瓮城)、城楼、角楼、点将台等建筑设施组成。如果你有兴趣登上城墙,还可以看到城墙顶上设有的望孔、射孔、垛口、铁炮等御敌设施。
有些游客登上城墙后,会沿着城墙走一段,如果是绕着古城走一圈,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你也可以从北门登上城墙,然后沿着城墙走到南门下城墙。在几百年的古城墙上行走时,能够看到古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有晾晒衣服的家庭主妇,有屋顶上飘出的炊烟袅袅,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世俗混合在一起。
如果你想在城墙上拍照,建议傍晚时分前往,拍日落和古城老房子的效果会特别好。不过要注意,古城冬季天黑的早,需要提前去。
同兴公镖局由平遥南良庄人王正清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年创建,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展馆为明代建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清代咸丰直至民国初年同兴公镖局创办、发展、及歇业的全过程,讲述了武林镖局方面的知识。
同兴公镖局名气很大。镖局内有一块黄色与蓝色镶嵌的“奉旨议叙”匾额,它是当年慈禧钦赐给二代掌柜王树茂的,一般匾额的结构是龙高高在上,而它是凤在上龙在下,表明当时是慈禧执政。
明清古街也称为明清一条街,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是古时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这条不长的古街上还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店铺遗迹,紧密连缀着包括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绸缎庄等当时各种行当的店铺,而现今游客可以在这里买到平遥土特产,也有特色小吃店和纪念品店。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平遥古城距太原市约85公里,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平遥曾是晚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的气息。
古城共有六个门,北门近平遥汽车站,西门近平遥火车站,南门和西门则是游客众多的地方。进入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若要登上城墙、参观票号等景点,则需购买古城通票。古城不算大,靠步行足以逛完,不愿走路也可乘坐电瓶车。
整个古城的街道布局为“土”字形,游玩时通常从下西门进城,沿西大街走到“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日升昌票号,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古代银行业的发展史,还可以让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用早期的汇票方式给你写张汇票,特别有历史感。
继续向前便是纵贯南北的南大街,它是古城的中轴线。明清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当年的“中国华尔街”。如今这里也是古城繁华之地,被称为明清古街。古城中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这里,以古城标志性建筑古市楼为中心,分布着协同庆票号(中国钱庄博物馆)、蔚泰厚(票号博物馆)、百川通、中国镖局博物馆、同兴公镖局、蔚盛长、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天吉祥等景点,还有饭馆、乐器行、咖啡馆、酒吧一应俱全。可沿街游玩过后,在此吃饭,买点纪念品,然后继续往南参观。
在古城南面的平遥古县衙,可以看到大量古代文书和刑具,每天还有县衙升堂的表演;上东门附近的城隍庙和文庙修得颇为气派且讲究,而且香火很旺,可以上香。
平遥古城墙也是古城的看点之一,不仅雄伟,而且保存得十分完整。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古城全貌。其中,南门(迎熏门)的城楼精美,而且这边靠近民居,还能看到古城里人们的生活。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沿着城墙绕古城走一圈,全方位感受古城的风貌,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傍晚在城墙上看夕阳,景色很美。
除了古城本身,平遥另外两大看点分别是镇国寺和双林寺。镇国寺全寺没有一根钉子,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碶而成;双林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非常精美。
游玩平遥古城,可以挑选几个感兴趣的景点参观后,乘车前往乔家大院继续游玩,然后返回太原。比较推荐的是在古城内住一晚,看看古城的夜景,也可以租辆自行车,去那些小巷子里体验真正的平遥,看人文风俗或者拍照摄影都是很棒的题材。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整个平遥年味十足。城内都是老院子改的客栈,平时价格不贵,完全可以找到几十块,干净整洁的住处。
另外,平遥的牛肉是非常有名的,清末慈禧太后曾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甚是喜爱,还将其定为皇宫贡品。古城内随处可见打着“冠云牛肉”名号的店,真假难辨而且价格普遍偏贵,可以在城外买一点尝尝和送亲友。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双林寺是与平遥的古城墙、镇国寺等景点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寺,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它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现存庙宇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双林寺中藏有两千多尊宋、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彩绘泥塑,它们继承了我国唐代以来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个个都是稀世珍宝。
双林寺庙群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也是游玩的主要部分,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 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游览双林寺,处处都会令你叹为观止。天 王殿中高达三米的“四大金刚”像,高大威猛;释迦殿内,四壁上采取连环壁塑的形式,表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千佛殿内的观音像,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观音旁的韦陀像,双重性格的深入刻画,夸张变形的身躯表现了力度,面部表情高度传神;菩萨殿中的主像——千手千眼观音,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
除此之外,千佛、菩萨二殿外檐墙上,还残留少量明代壁画;释迦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东西相对,钟楼上现有明代嘉靖年间大铜钟一口。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世界上少见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是陕西宜川县,黄河以东是山西吉县。壶口瀑布也分为壶口瀑布(陕西处)和山西壶口瀑布(山西处),两个景区分别售票。壶口瀑布山西处,位于山西临汾市吉县城西45公里处。
壶口瀑布一年四季景色各异,较佳旅游时间分为两段,一是每年的4-5月份,瀑布附近桃花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块开始融化,一派春意盎然,被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每年的9-11月份,此时雨季刚好过去,时有阵阵秋风吹过,常伴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春、秋两季水量较大,水流拍击声如雷鸣般,比平日更加震撼。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35公里,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时间300余年修建而成。虽没有乔家大院出名,但王家大院的规模和气势在晋商宅院里是首屈一指的,去过王家大院的人都会感叹,这哪里是个“大院”,简直是一座城!也正是因为它磅礴的气势,以及建筑和文化上的成就,素来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
王家大院由五条巷子、五座城堡、五座祠堂构成。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当前主要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和王氏宗祠等加起来,还不足整个大院的四分之一。不要小看这句“王家归来不看院”,现在开放的这四分之一,随便走走就需要两个小时。
来到王家大院,一是看建筑居所的格局,二是看木、石、砖“三雕”艺术。建筑主要看的是高家崖、红门堡两部分。大门一进去便是高家崖,高家崖完全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可见一斑。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都是三进四合院,每个院子除了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大大小小的院落之间,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院内有院,门里套门”走在里面好像迷宫一样。
从高家崖过一座石桥便是红门堡,红门堡建筑群是依山而建的,比高家崖修建时间早,规模也更大些。这里像一座真正的城堡,整个建筑群由低到高分为四层,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和三条横巷子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据说这里还藏着一条巨龙,是因为地上的石头像龙鳞的缘故。堡内29座院落依主人的身份和喜好而建,在结构和装饰上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红门堡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三甲东巷的绿门院,这里的雕刻非常讲究,最精美的要数木雕挂落“满床笏”和石雕“四爱图”。另外,红门堡的共用花园顶甲园曾是主人茶余饭后休闲的地方,环境很不错,有些江南园林的感觉,这也是王家大院的特色之一。
游王家大院,通常的抵达和离开的线路是:太原-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太原,或者太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太原。因此,通常并不会在王家大院过夜,大多以平遥古城或太原为据点解决吃住问题。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