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尼山圣境:位于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毗邻尼山孔庙,总规划占地44.78平方公里,以“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为总体创意,以“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人文旅游目的地”为总体定位,集文化交流、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被誉为“让世界认识山东、了解中国的又一前沿窗口”。2021年11月,尼山圣境被国家文旅部评为第一批文化和旅游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
孔子像:像高72米,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先生主持设计,以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为参考。在2018年央视华人春晚上,孔子像与长江、黄河、长城一起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符号一同出镜,亮相世界。
大学堂:依山而建,整体呈退台式建筑的形制,是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以及其他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大学堂总高65米,共9层,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主要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有序的、仪式化的文化空间。大学堂汇集了书法、彩绘、金银错、瓷版画、漆画以及铸造、木雕、生漆脱胎、泥塑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艺术形式,用建筑的和艺术的语言讲述着中国人的审美选择与精神追求。
七十二贤廊:空间东西长105米,南北宽17.5米,高16米,是大学堂最重要的文化空间之一。孔子《杏坛讲学》的油画,油画题材选自孔子杏坛讲学的典故。左右两侧,陈列30组泥塑群雕,主要从《论语》、《史记》《左传》等古典典籍中,选取孔子及其弟子的典型故事。
仁义礼智信五厅:仁厅是五厅当中较大的厅,可同时容纳约1500人进行学习、庆典和会议活动,所以仁厅也被称为课堂、礼堂、殿堂。信厅主墙面漆画以印章为构图进行设计;智厅以黑色为主色调,铜雕主题为孔子问礼于老子礼;义厅主调为白色,采用江西景德镇瓷板画艺术形式,将赵氏孤儿、将相和、桃园结义的故事呈现出来;礼厅大红为主色调,文化为题为尼山礼乐图,即启蒙礼、拜师礼、冠礼、婚礼、乡饮酒礼。
《金声玉振》演出:是一台以中国礼乐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剧目,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作为立意方向,将诗、乐、舞等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当代科技艺术手段相结合。全场演出参考孔子自述的人生历程,以四季更迭、人生九大阶段所涉及的重要仪式为主轴线,展现一个普通人在圣贤的影响下,不断成长的过程,深度感受明礼的生活方式。
尼山孔庙位于曲阜市东南约28公里处的尼山东麓。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圣讳,故名尼山。其山并不高大,海拔约340米,风景秀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出生于此,所以尼山名扬海内外。
尼山圣境景区体验活动介绍:尼山圣境景区游览分为夜场游览和日场游览,室外活动主要有:尼山圣秀+无人机表演(夜场活动)--光、影、水幕、喷泉、焰火、无人机共同组成的震撼光影水秀演出,仁山智水间体悟圣境山水之乐。礼敬先师活动(日场)--礼敬先师孔子,登阶祈福,感悟圣人智慧。室内活动主要有:大学之道、手读论语、鼓瑟吹笙、明礼小剧场、天下归仁灯光秀、七盘舞、轻歌曼舞、纸扇迎宾舞等活动。温馨提示:活动具体场次时间以景区当日执行为准。室外活动受天气影响,可能会取消,实际演出时间、效果以现场通告为准。咨询热线:400-688-2323。
大学堂依山而建,整体呈退台式建筑的形制,是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以及其他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大学堂总高65米,共9层,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主要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有序的、仪式化的文化空间,汇集了书法、彩绘、金银错、瓷版画、漆画以及铸造、木雕、生漆脱胎、泥塑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艺术形式,各出一奇,莫有同者,用建筑的和艺术的语言讲述着中国人的审美选择与精神追求。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金声玉振》是一场驻演于尼山圣境礼乐堂中的大型礼乐表演。众所周知,尼山圣境的文化形象是孔子。《孟子·万章下》中曾以:“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来颂扬孔子与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的惊世成就。所以,我们以《金声玉振》作为整场礼乐表演的总命名。
由于孔子毕生的理想诉求是礼乐,而礼乐最为杰出的代表是“韶乐”。所以,在创作中,我们以“韶乐”作为主要表演内容,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作为立意方向,将诗、乐、舞等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最前沿的舞台装置、大型机械、全息影像等手段相结合,打造一场极其震撼、绚烂的文化艺术力作!推行明礼生活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礼乐声中,挥洒百代典雅;天地之间,回荡君子之风!
古人以“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来描绘韶乐的精妙和宏大意象。由此,我们将全剧共分为三幕、四时、九个曲目——“风、雅、颂”三幕的音诗画卷;“春夏秋冬”的四时轮回场景;每幕三乐、三三得九、九成交响、金声玉振的圆满祥瑞!由于完整的韶乐早已失传于世,我们在重新整编的过程中,有感于孔子推行礼乐的伟大成就,遂以《周礼》、《礼记》、《仪礼》三部文献作为选材和灵感的来源。
同时,以“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作为内在情绪线索,暗合天地自然的轮回更始、孔子的一生不竭求索的理念!洁白的鹭鸶将作为贯穿剧情的外化符号。它既是曲阜的市鸟,也是古人诗词中描绘的美好形象。全剧将通过我们赋予它的独特视角,鉴证中国礼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孔庙位于曲阜市内,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祭祀孔子的庙宇,它是在孔子的故居上改建而成的。曲阜的孔庙是世界文化遗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泰安岱庙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这里的建筑群宏伟庞大,留有许多古迹与历史故事。
出行提示
在游客服务大厅及孔庙广场有讲解员,建议请一位导游讲解,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这里古迹的典故。如果是早上来,可以欣赏到八点在孔庙南门外的开城仪式,会有身着古装的演员进行表演,而下午五点(旺季时为五点半)时会有闭城门仪式,不过春节期间表演一般都会停演(具体以景区官网公告为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地的宰客现场很常见,有不少游客遇到过被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师傅、或者导游连蒙带骗地带去那些收费高而且冷门的人造景点或饭店,若遇到他们的推销不要轻信。同时也尽量不要在景区周边吃饭,孔庙附近有不少饭店宰客很厉害。
游览指南
孔庙共有九进院落,百余座建筑在中轴道路左右两边对称排列,进入第一道牌门“棂星门”后向里望去,只见门洞层层深不见底。
接着会依次穿过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各道门之间都是草木葱郁的院落。其中,大中门左右两边靠墙角处各有一座角楼,而同文门左右两侧各有两座大石碑,这是有名的四大明代御碑。
同文门之后的高大建筑是始建于宋代的藏书楼“奎文阁”,过了奎文阁可看到十三座碑亭,存有历代碑刻五十余块,内容多为历代帝王修庙祭庙的记录。再往前走是大成门,“大成门”三字是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笔,这里的看点是大成门与邻近碑亭之间飞檐交错的建筑设计。
过了大成门有一座亭台名为“杏坛”,是孔子后代为纪念孔子讲学所建。继而来到巍峨宏伟的大成殿,大成殿的二十八根擎檐石柱上有云龙纹浮雕。殿内高悬康熙帝手书“万世师表”、光绪帝手书“斯文在兹”等匾额。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及标志性建筑,它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分侍左右,历代皇帝的重大祭孔活动就在大殿里举行。如今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孔庙烧香祈福,其中以大成殿前香火颇旺。
大成殿后院的寝殿供奉着孔子夫人亓官氏,圣迹殿内则有记载着孔子事迹的石刻连环画。此外,大成殿的西路是祭礼孔子父母的建筑,东路是孔子故宅、鲁壁等。其中“鲁壁”是一小段矮墙,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孔子后人将孔子书简藏于壁内,汉武帝时期在此发现了《论语》、《孝经》等竹简。
景区活动
历朝历代,孔庙都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如今祭孔活动依然不断。近几年来,通常每年的9月26日至10月10日间,曲阜孔庙都会举行祭孔大典,届时会有大型的庙堂乐舞活动,可看到许多身着汉服、头戴峨冠的民众参与大典,还会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祭拜孔圣。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说坛旁有一株古桧,据说是“先师手植桧”。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说:“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本来,按晋人司马彪的注释,杏坛只是指“泽中高处也”,清代顾炎武也认为《庄子》书中凡是讲孔子的,采用的都是寓言的写法,杏坛不必实有其地。但一种流行的附会说法却以为杏坛就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宋时,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故现在的曲阜孔庙实有杏坛。由此可见,“杏坛”实际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
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始名藏书楼。金章宗在明昌二年扩建时改名为“奎文阁”,清乾隆帝重新题匾额。
自古有说法,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后人即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故以此名之。三重飞檐、四层斗(木共)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上层柱于下层的斗上。此结构合理,坚固异常。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
景点/场馆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参观完孔庙出门穿过一条卖旅游纪念品的小街,就到了孔府。孔府曾是数百年来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宫府的较大府都。孔府内建筑古迹众多,不过有意思的是它还是官衙与住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
孔府内可以看到众多珍贵历史文物,有名的是“商周十器”,原为清宫所收藏的青铜礼器,是乾隆皇帝赏赐给孔府的。而例如历代帝王将相的手书匾额、名人字画、雕刻以及明清几代的衣、冠、袍、履等藏品不计其数,其中元代的“七梁冠”、唐代的“鎏金千佛曲阜塔”均为稀世珍品。
孔府始建于宋金时期,又于1377年建于现址。孔府又称“衍圣公府”,“衍圣公”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封号。孔府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相传为明代宰相严嵩手书,门两旁有清代纪昀手书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府虽不如孔庙庞大,但同样拥有九进院落,有楼轩厅堂四百多间,进入大门后的建筑布局分为东、西、中三路。东路为家祠所在地,有报本堂、桃庙等;西路为旧时衍圣公读书、学诗学礼、燕居吟咏和会客之所,有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为招待一般来宾的客室。
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先是进入孔府的二大门“重光门”,迎面有一座门楼,上有“恩赐重光”匾额,为明世宗朱厚熜所颁。当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会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打开。
进入重光门是官衙,设三堂六厅,外辖和勾、百户、孔庭族长及曲阜县衙四个衙门。其中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如今可以看到里面陈列着的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仪仗等物品。
衙堂之后是历代衍圣公及家眷的住宅,走到后面是孔府的后花园。花园不大,但假山、池塘、竹林、亭台、曲桥等俱全,还建有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花园内有一棵四百多年树龄的柏树,一树生五支,中间生一株槐树,被称为“五柏抱槐”,是一大奇景。
景点/场馆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两千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已约有十万余座坟冢。孔林是我国规模庞大、持续年代久远、保存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距离孔庙、孔府将近两公里,孔府东侧有景区专车可到孔林(每人15元),可以选择乘坐电动三轮车前往(每车一般开价10元,可坐两人),不过即使步行前往,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孔林内很大,如果步行比较费时费力,也可以乘坐里面的电瓶车(每人20元)游览。此外,入口处可请导游讲解,费用约为50元,可讲价。
孔林四周筑有长达七公里的围墙,林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据说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林中。孔林内墓冢颇多,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等人的墓。有些墓前建有墓碑、墓表,有些则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
孔子的墓是孔林中的主要景点,墓前有二通石碑,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代名臣黄养正所书,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有很多游客在墓碑前献上鲜花,并祭拜孔子。
林内存有上千块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朝代的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其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因此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另外还可看到各代的石人、石马、石羊、石狮、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仪。此外,原有一批汉代石碑已被移入孔庙。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