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该建筑位于长沙坡子街的尽头,外形高大壮观,通体雕刻精美,是坡子街上知名得地标建筑。
黄兴路步行街是长沙市繁华的地段之一,是一条于2002年修缮竣工的步行商业街。北起芙蓉区司门口,南到南门口,全长838米,街面宽23-26米,包括近万平方米的黄兴广场,商业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15万平方米,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步行街分为内街和外街,内街又有三层。店铺众多,品牌齐全。除各种常规服装店、饰品店以外,这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小吃美食,旁边的坡子街更是长沙特色小吃的齐聚之处,有长沙人耳熟能详的火宫殿、双燕楼、红梅冷饮等,数不胜数。
五一广场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交通便利,高楼林立,商铺众多,集旅游、度假、休闲、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湖南博物院馆藏文物丰富,马王堆汉墓文物颇具特色。马王堆汉墓陈列是湖南博物院的基本陈列。陈列馆里,展出有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完好无损的印花绵袍、各种精细秀丽的刺绣、光泽鲜亮的彩绘漆器以及精美细致的彩绘帛画、内容丰富的帛书、雕琢精制的各种木俑和琴、瑟、笙等乐器、兵器等。
还陈列有保存于地下室的女尸及其内脏器官,复原的巨大棺材以及保存于马王堆现场的3号墓坑与2号坟堆。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有一件素纱单衣,薄如蝉翼,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非常高超。三号墓出土了10多万字的帛书以及外面已经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绘制技巧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评价极高。
长沙简牍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92号,是以简牍为主题,集简牍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于一体,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全馆占地30亩,主体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
长沙简牍博物馆始终秉持“以保护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出去”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简牍收藏保护、研究展示、资料数据和学术交流中心。
长沙简牍博物馆主要藏品为1996年走马楼J22井发掘出土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1997年在五一广场西北角发掘出土的数百枚东汉早期简牍,2003年长沙走马楼J8井出土的2000余枚西汉早期简牍,1993年发掘出土的3500余件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签牌、封检、漆木器等文物,以及少量征集、获捐的长沙历史文物和现代书画艺术品。现有《文明之路——长沙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湘水流过——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和多个特展对观众开放。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为1996年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对五一广场东南侧湖南平和堂商厦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所获,其中在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出土三国孙吴纪年简牍10万余枚,其内容涉孙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赋税、户籍、司法、职官诸方面。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及“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这里几乎能吃到所有的长沙美食,毛氏红烧肉、臭豆腐、蜜汁火腿等等。火宫殿在坡子街,曾经是祭祀火神的庙宇,如今是长沙的小吃集中地。
火宫殿在长沙已经有多处分店(五一路分店、东塘分店等),但名声大、深受游客欢迎的,还是位于坡子街的总店。总店一楼(包括楼前空地的大棚)和二楼是早茶、小吃厅,三楼和四楼是湘菜宴会厅和包间。
你还可以起个大早,到这里喝喝传统早茶,听听评书、弹词艺人的说唱,看看周围的本地老茶客叙说着家常。如今的坡子街总店,在重大的节假日,都会举办具有本地民俗、民风的大型庙会,期间会有民乐表演、棕编、糖画、面人等湖南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火宫殿坡子街总店附近就是黄兴路步行街,百货公司众多,是当地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岳麓书院的中间位置是“讲堂”,是书院进行教学和举办重大活动的核心场所。南宋理学家曾在此举办“会讲”。书院内还有大量的碑匾,如唐刻“麓山寺碑”、江夏勒石刻篆;明刻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等。
爱晚亭是岳麓山中观赏红叶秋景的好去处,每当深秋时节,爱晚亭四周被层层红叶所包裹着,异常美丽。
爱晚亭位于长沙岳麓山内,从风景区南大门的东方红广场,沿着上山的小路,步行约10分钟左右,就可以来到这里。你也可以在游览了岳麓书院后,从书院的后面,沿着上山小路步行到达这里。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现今游客看到是建国后大修过的亭子。
景点/场馆
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长沙的地标,这里古迹众多,有岳麓书院、爱晚亭等。
景区有南大门和东大门(也称北大门)两个入口。大部分人文景点靠近南大门,其中包括山脚下的岳麓书院、清风峡中的爱晚亭、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的古麓山寺以及位于山顶的云麓道宫。
此外山中还有黄兴、陈天华、蔡锷等革命先烈的墓地。景区的东大门,靠近索道的下站,索道的上站是景区的南泥湾山庄,附近有禹王碑、蟒蛇洞等景点。
岳麓山还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有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等古树名木。
橘子洲是湘江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橘子洲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 典景点之一,省级文明单位、湖南百景单位、潇湘八景之一、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
景区原面积约17公顷,其中开放区面积约6公顷,主要景点有洲头颂橘亭、汉白玉诗词碑、铜像广场、藤架广场、揽岳亭、枕江亭、盆景园、大门广场等。新景区景点建设紧紧围绕“生态、文化、旅游”这一主题,充分利用、保留和保护建筑,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特色,积极营造出“红色旅游”的浓厚气氛,把历史背景、特色园林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新景区建设的主要景点有:问天台、洲头广场、百亩桔园、文化园、橘洲客栈、湖湘文化陈列展览馆、潇湘名人会所、朱张古渡、竹园、桃园、梅园、桂园、新诗词碑、门区广场、百米高喷、焰火广场及音乐喷泉、游客服务中心等。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乘坐湘江游轮可游览湘江黄金游道,不但可以把长沙的山、水、洲、城一览无余,还可以随着船行方向的转变欣赏到由出不同风格的城市景观所搭配出来的不同效果,更加可以在画中览画,景中赏景,身临其境,指点江山。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南岳大庙位于衡阳市南岳区(原南岳镇)衡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后历次修缮,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大庙内主殿供奉着衡山山神——火神祝融,传说中是“黄帝”手下一名管火的官员,主管南方事务,火神住在衡山,死后葬于衡山。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起,“火神祝融”被加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南岳大庙的建筑形制也升格为帝王级别。这里也是中国江南大型的古建筑群。南岳大庙除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外,在大庙的东、西两侧分别有八个道观和八个佛寺,对应了道教的“紫气东来”和佛教的“极乐”的规制,佛道共存,同在一座寺院修行,非常少见。各道观和寺庙的规模都很小,游览南岳大庙主要以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为主。
当你站在“大庙”前,可以看到名为“棂星门”的正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用“棂星”冠以庙门的,只有孔庙和这里等不多的几处。棂星门之后是“奎星阁”,道教中“奎星”能主管文人学士的命运,如今很多父母会带着子女到这里祈拜学业有成。
沿着中轴线可以来到第二院落,院落东边是“文昌殿”,通东侧的八个道观;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侧的八个佛寺。在这个院落里你还能看到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康熙皇帝撰写的的《重修南岳庙碑记》。南岳大庙的核心建筑是中轴线上的正殿,殿内就供奉着“火神祝融”,也叫“圣帝殿”。殿前有广场,是用于酬神演戏和朝拜敬香的地方。
传说“南岳圣帝”(火神祝融)历来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因此这里的香火十分旺盛。特别是在农历的七、八、九月份和宗教节日的时候,众多的信徒都会来这里焚香祈祷,僧人道士也来此讲经,届时正殿前热闹非凡。
此外,在大庙中游览时还能看到各殿内供奉着的各种神灵,如财神殿内的武财神赵公明。文珠殿内供奉的文珠菩萨等等,有兴趣的话,可以一一拜过。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衡阳市南岳区境内,高峰是海拔约1300米的祝融峰。在“五岳”中,衡山的地理位置靠南,相比较气候条件好,使得山中一年四季都是满目苍翠,树木茂盛,有着“五岳独秀”的美称。而在中国脍炙人口的成语“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有中心景区和其他个别小景点组成,大部分游客所说的“衡山”就是指的中心景区。在衡山山脚下南岳镇上的“南岳大庙”是除了中心景区外重要的景点,它是我国南方超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每年都有盛大庙会,一般游客都会将中心景区和南岳大庙一并游玩。
衡山是汉传佛教圣地,南宗的“南岳派”在这里开派,其法脉演绎出沩仰宗、临济宗而传遍海内外。此外,这里还是南中国的抗战圣地。香炉峰下“南岳忠烈祠”,祭奠、埋葬着在抗战正面战场中阵亡的中国军人。游览中心景区你可以选择全程步行,或者步行与环保车(含索道)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部分普通游客,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欣赏山中的美景和体验南岳的文化内涵。
线路推荐
如果你选择步行与环保车(含索道)的方式,那么一天内游览衡山,并不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情。你可以先游览南岳镇上的“南岳大庙”后,再购票进入中心景区,基本线路:忠烈祠-半山亭-麻姑仙境-磨镜台-福严寺-南天门-祝融峰。
如果你时间比较宽裕,那么用两天的时间游玩衡山,那会有更多的收获。大致线路如同上面的“一日游”,由于时间充足,你可以在游览完福严寺后,再去藏经殿待一会,那里幽静之极。晚上可以住宿在上封寺附近,便于第二天凌晨前往“望日台”看日出。
从南岳大庙后门沿登山公路穿过忠烈祠,便是半山亭,由于它位于南岳区和祝融峰的中间,上下各为十里,故名。
半山亭始建于齐梁年间(480-557年),清代改亭为观,取名玄都观。观内有宋徽宗赵佶题的“天下名山”匾额。半山亭周围的参天古松具有风情,由于长年被北风吹刮,枝干一概朝南,似乎在向游人频频招手,引人入胜。
立在半山亭门庭眺望,号称“南天一柱”的天柱峰直插九霄;向南俯望,便见湘江逶迤,波光如练;向上仰视,隐约可见白云深处的南天门。
磨镜台,位于半山亭以西约2公里处,祝融峰南的燕子岩下。这里因唐代名僧怀让和“江西马祖”道一和尚磨镜斗法的故事而闻名。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禅宗七祖——怀让大师,在离这不远的般若寺(现福严寺)聚徒说法,大力宣扬南宗“顿悟”法门的教义,自此南宗的宗风大振。所以墨镜台也有“南禅祖源,传法圣地”的称号,中国佛教史上一块圣地。
磨镜台上有马祖庵(传法院),是道一和尚在南岳创建的草庵。磨镜台后有七祖塔,是怀让和尚的墓地。塔后为上山老路,路旁有碑题“怀让路”。登上磨镜台远望,南岳镇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森林茂密,到处是绿荫古树,是个天然大氧吧,消暑的好去处。
磨镜台还是中国的抗战圣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曾一度迁到南岳,磨镜台成了军政要员的临时官邸。
自南岳庙后登盘山路逶迤而上,经半山亭,过邺侯书院不远即可到南天门。南天门是南岳衡山前后山的分水岭,古人称之为人间与仙境的分界线。紫盖峰在东,烟霞峰在南,天柱峰在西,碧罗峰在北,它们从各自方向环抱过来,伸展开去。
南天门下方,有船状的卧龙石,名飞来船,衬以流云,好比船在云海中乘风破浪,而南天门的石牌坊,就是高耸的桅杆。牌坊分中门和左、右川门,中门上方横额镌有“南天门”三个描红大字,左、右横楣上刻有“行云”、“施雨”,字迹端正醒目。
在南天门的位置,极目远眺,群峦叠嶂,万木葱茏。这里也是观“衡岳烟云”是好地点。游人站在这里,头上是白云漂浮,脚下是白浪盘旋,举手青云满袖,张口吞吐云烟,仿佛在腾云驾雾,飘飘欲仙。难怪乎谭嗣同会赞叹“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渡,时时一荡胸”。
祝融殿位于衡阳,原名天尺庵,又名老聖殿,建于明万历二年,后来,在清乾隆十六年重修时改今名。现存清代风格的建筑有山门、正殿及北厢房,系铁瓦石柱石墙和硬山顶。
南岳忠烈祠,又名“南岳衡山抗战忠烈祠”,这里祭奠、埋葬的是在抗战正面战场中阵亡的中国军人。忠烈祠位于景区内“延寿亭”附近的香炉峰下,景区大门步行到这里约1小时左右,也可以坐景区环保车(双程80元,不包含在景区门票内)到这里,车程约10分钟。
1943年7月7日忠烈祠落成,同时举行了公祭。忠烈祠在1944年被日军破坏,后又在文革中被严重损坏,现存的建筑是1992年全面修复的。
忠烈祠的建造风格仿造于南京中山陵,由祠宇和墓葬两大部分组成。祠宇的中轴线上分布着三孔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等主要建筑。当你来到忠烈祠的正门下,抬头能看到“南岳忠烈祠”五个鎏金大字,是由当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穿过正门就能看到五颗直指蓝天的炮弹,这就是“七七”纪念塔。五颗炮弹代表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
在纪念堂中,你能看到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碑上刻有薛岳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忠烈祠的纪念亭,全名“安亭战役纪念亭”,是为了纪念在“淞沪会战”中安亭战役牺牲的将士修建,这次战役是薛岳将军亲自督战。亭中有块致敬碑,上面写有:“游人到此,脱帽致敬”。
当你再登上二百多级台阶后,就可以看到悬挂着“忠烈祠”鎏金匾额的”享堂“。堂内有记载着37位抗日将军生平事迹的石碑。享堂后面耸立着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碑中间题有“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字样。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