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解放碑步行街是重庆较为繁华的商业圈,这里百货公司、酒店数量众多,是购物、美食和走走逛逛的好去处,更是打望重庆美女的好去处。步行街位于渝中区,以解放碑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民权路、邹容路和八一路等。
美食、购物、打望美女
商场多,小吃多,美女多,是步行街“三多”。你在这里可以逛逛“高大上”的美美时代百货、大都会广场,也有比较平民的重庆百货大楼和太平洋百货;在步行街上你几乎能吃到所有的重庆美食,这里有八一路好吃街,便宜又好吃的酸辣粉、山城小汤圆和抄手都能在这里找到。而当你步行街上闲逛时,没走几步,就会有一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重庆美眉从你身边闪过。
作为重庆甚至是中国西部地区繁华的商业街,无论你是重庆本地人,还是来重庆的游客,在步行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解放碑:纪念抗战胜利的纪念碑
步行街上的解放碑,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步行街附近还有能仁寺、罗汉寺等景点。解放碑步行街及周边还是游客在重庆住宿的主要选择之一,这里有洲际酒店、也有性价比很高的经济型酒店。
景点/场馆
长江索道,已经成为了山城的代表性项目。索道起于渝中区长安寺(新华路),横跨长江至南岸区的上新街(龙门浩)。乘上索道,滑向江对岸,一路可见近在咫尺的钢筋森林、长江以及江北南岸区的风光。
“不览夜景,未到重庆”,乘坐全程约千米的长江索道,是近距离俯瞰重庆夜景的不错体验。灯火辉煌的渝中半岛、璀璨夺目的滨江路、波光粼粼的长江水、流光溢彩的跨江大桥,交相辉映。如果你在蒙蒙细雨之夜,乘坐长江索道看夜景,还可欣赏到一幅水墨淡彩的《巴山夜雨图》,巴山雨态,水墨中的城市山林。
长江索道也成为众多影视剧在重庆取景的必选地,代表作有:2001年《周渔的火车》、2006年《疯狂的石头》、2006年《好奇害死猫》、2007年《门》等影片,以及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等。
佩戴耳机,体验升级:智能耳机120分钟讲解,让等待不再枯燥,耳机带你游重庆,解读魔幻而文艺的江湖重庆,邂逅时光中有趣的巴渝风情,带给游客声景并茂的沉浸式观感体验。
智能讲解耳机,告别无声电影:飞越山城声景并茂,解读重庆有趣有料。时速22公里的空中旅程,随着天际线和空间景致变化,犹如观看一部动感十足的3D版城市电影-《魔幻重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这里有着许多充满岁月痕迹的古老建筑,展现着传统的重庆风貌,是一处不错的打卡地。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是逛山城老街、观赏两江风光、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去处。洪崖洞商业街位于渝中区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以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
夜景美爆了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由纸盐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及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四部分组成,以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这一片建筑汇聚在一起,夜晚时候灯火通明,堪称山城一景。
美食、购物、观景
走进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两边都是密集的吊脚楼。从脚下的沿江路到顶层的沧白路有11层之多。各层内容不同,有餐馆、有小吃街、有酒吧咖啡厅,也有土特产商铺。顶层是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可乘坐电梯直达。站在观景平台上,可远观两江交汇,风光无限。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武隆天生三桥,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罕见的地质奇观旅游区,也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变形金刚4》的取景地。景区位于武隆县仙女山镇,游客一般是在仙女镇的游客中心购票后,乘坐景区提供的环保车到达景区。
三桥夹两坑
武隆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天生石拱桥组成。三座桥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之上,石桥的跨度和距离峡谷底部均在百米以上。三座石桥将峡谷两岸的山体连在一起,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奇特景观。石桥之间所夹的坑,也称为“天坑”。
游玩路线
游客进入景区后,可以乘坐观光电梯下到谷底(电梯费用包括在门票内)的天坑中,再沿着坑底幽静的小道步行游览。此时环顾四周,满目苍翠,有溪水流淌;抬头仰望,四处是悬崖万丈,有山泉从上飞泻而下。
电影场景
在天龙桥附近的天坑中,建有仿唐建筑“天福客栈”,就是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外景地,这座客栈耗资千万。这里还是《变形金刚4》的中国取景地,如今景区内还有电影中机械怪物的造型。
乘坐环保车去龙水峡
游玩后,你可以走到景区出口,途中有一段上坡路,也可以乘坐电瓶车到出口。游客在景区出口,可以乘坐环保车回到镇上的游客中心,或者在这里乘坐环保车前往附近的龙水峡地缝继续游玩(需要先购买地缝的门票才能乘车前往)。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龙水峡地缝,由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壁陡峡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奇观,在这里可以感受地下穿行的乐趣。地缝位于武隆县仙女山镇境内,与天坑景区(天生三桥)相距很近,可以同一天游玩。
大部分游客从仙女山镇的游客中心出发,先游玩天坑景区,然后在天坑景区出口处,乘中转车前往地缝景区(需要先购买门票),你也可以从游客中心直接前往地缝景区。地缝峡谷长5公里,可游玩路段约2公里,由入口地缝、中途穿洞、出口地峡三段组成。峡谷深200至500米不等,两边悬崖千仞、岩壁绝险。谷内原始森林茂密,飞瀑溪流不绝、气势磅礴。
乘坐观景电梯下到半山腰,再沿着山壁上的台阶逐步走下地缝谷底,沿着奔腾的地下暗河前行,沿途时有飞瀑喷薄而下,汇入脚下的暗河中。峡谷两侧是嶙峋的山石,仰头则只见一线天光。沿着山壁上的栈道缓缓前行,经过穿洞区域。洞内石钟乳密布,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继续前行,峰回路转间既来到峡谷出口。
在景区出口处,可以乘坐中转车回到仙女山镇的游客中心,行程约20分钟左右。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以佛教题材为主的摩岩石刻(石窟)的总称,包括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处,在这里可欣赏到保存较好的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大足石刻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兴盛于两宋,余绪绵延至明清,历时千余载,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辉煌壮丽的一页。
大足石刻植根于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极工穷变,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与北山石刻较为集中
石刻群中,较为集中的是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宝顶山和北山石刻分别售票,也可以购买联票,两者相距十几公里。石刻群的其余的三个景点,地处比较偏僻或者还未对外开放。
宝顶山石刻
宝顶山石窟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以大、小佛湾为中心,由僧人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主持开凿而成。大佛湾为一“U”字形山湾,造像崖面长约500米,高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
宝顶山石窟造像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第一,宝顶山石窟造像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把中国密教史往后延续了近四百年。第二,宝顶山石窟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颇似一幅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卷画。全部造像图文并茂,配刻经文大多与藏经有异,多为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第三,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第四,宝顶山石窟造像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尊崇,对世俗市井生活的渲染,使之成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宝库,标志着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第五,宝顶山石窟造像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多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它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并将科学原理融于艺术造型之中,其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此外,宝顶山石窟造像中尚存碑碣16通,题刻、游记、诗词44件,培修、装绚记49件。其中,刻于公元1174—1252年间的《唐柳本尊传》碑,以及公元1425年刘畋人撰写的《重开宝顶石碑记》等对研究宝顶山石窟史乃至中国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北山石刻
北山石窟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
北山石窟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窟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
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镇东北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距大足区东北15千米。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大,艺术价值高,保存完好。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采,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景点/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