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基地内有很多萌萌的大熊猫,你可以近距离的去观赏这些萌哒哒的国宝们。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建设完全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活环境,建有湖泊、溪流、竹林、草坪等。
基地设有众多“熊猫别墅”就是熊猫的封闭休闲场所。内有露天园子和室内休息室,天气凉爽时大熊猫会在园子内玩耍,游人可以隔着栏杆观赏萌萌的大熊猫;天气炎热时,大熊猫就躲在开着空调的休息室内,这时候只能隔着玻璃观看了。
熊猫基地新区也可以看熊猫吗?还有其他耍的吗?
熊猫基地新区也可以看熊猫,而且还是我们的功勋熊猫,熊猫的家更大了,活动的范围更宽了。
看熊猫是主要的,另外耍的看的还多,必须打卡的是我们的地标建筑——网红熊猫塔。作为成都市的新地标性建筑位于基地最高点,塔高69.8米,共11层,外形如同一颗大竹笋,内部则形似绽放的芙蓉花,内部有81个平台分布,供游客多角度眺望基地景观。
还有位于新区密林片区的美术馆(新馆),运用多感官交互、灯光装置、交互装置、热感应等新兴展览方式,为游客构建沉浸式展览场景。
熊猫基地新区计划在四大片区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展牌与互动设施,游客在观看大熊猫的同时,了解大熊猫知识,增强互动体验。在动物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还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开展主题科普活动,例如互动讲座、亲子科普、探秘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活动。
耍累了还可以去听听音乐剧——《熊猫》: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神奇动物在四川成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和谐共存、共享自然、热爱生活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音乐剧的形式折射出四川成都的宜居风貌和当地人民质朴安逸的生活景象。
从总面积来看,由原来的1035亩增加到了3570亩,扩大了2.5倍。在扩建时充分遵循并沿用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山体冲沟及溪流形成的山地溪谷多层次景观带,打造了11个大熊猫场馆、多个科普场馆以及游客步行街等参观游览场所。扩建项目最终完成后,可容纳不低于180只大熊猫及小熊猫、金丝猴等伴生动物。截至目前,已经有67只大熊猫、43只小熊猫入住扩建区“新家”,以后还会有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等候大家的到来。
新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
新区在设计上按照5A景区标准配套了充足的游客服务设施,不仅提供观光车、旅游厕所等基本设施,还在山丘商业街和出口商业街以及各片区零星商业体配套了大量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业态包含餐饮、纪念品售卖、邮政服务、影院、剧场、拓展教育等,从数量上可以满足游客需求。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营,基地针对新区面积较大、配套设施分布不均的实际问题,在新区内增设多处饮料售卖机、直饮水机、共享便民服务设施等改善游客体验,下一步基地还将在游客休息设施、咨询服务设施、导游导览设施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以期的满足游客的需求。
扩建后的成都熊猫基地将助力成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改善大熊猫科研保护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彰显大熊猫品牌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塑造“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文旅品牌。2022年扩建区还将逐步开放熊猫美术馆、IMAX影院、熊猫剧院等新业态新项目,在看大熊猫的同时,满足游客吃喝玩游购娱的需求。
一是更有利于熊猫科研保护。大熊猫作为国家保护动物,性情温顺,姿容可拘,行动逗人,深受人民喜爱。但伴随着大熊猫数量持续增长,基地老区在大熊猫饲养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种群密度高、动物福利无法充分提升等问题日益明显,熊猫基地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全面提升熊猫基地大熊猫科研保护水平,切实保障园区动物福利。
二是更有利于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旅游已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广受百姓青睐。建设基地新区顺应人民群众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将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高品质、多样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更有利于打造大熊猫特色IP,助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基地老区自1987年建立以来,在大熊猫科研保护、科普教育、文化旅游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庙宇所在。它肇始于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惠陵修建时,在修建惠陵的同时也修建了汉昭烈庙。
约在公元500年前后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从成都“少城”迁建惠陵、汉昭烈庙旁,这格局持续到明代。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蜀献王朱椿到武侯祠朝拜,以“君臣宜为一体”为由,将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为一体,由于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影响超过刘备,民间习惯称为“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的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主体建筑为武侯祠。武侯祠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等,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区域内还有众多的关于诸葛亮和三国文化的碑刻、匾额等。
成都著名的“红墙竹影”,就在景区内,记得拍照哦。
武侯祠的园林区,位于武侯祠西侧,区域内有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建筑,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风格的陵园建筑群。武侯祠毗邻锦里(锦里民俗区),可以一并游玩。
宽窄巷子是成都惟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来这里,喝茶、吃火锅,感受成都的闲生活、慢生活和新生活。
你可以在这里要一杯蒙山黄芽,与旁边的老爷子摆摆龙门阵;也可以唤一名“舒耳郎”,舒舒服服的享受掏耳朵的惬意;更可以在小吃摊边,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小吃大快朵颐。夜幕下的宽窄巷子也是别有韵味,点醉、白夜、胡里等酒吧,都充满了成都的时尚感,在夜间绽放它的魅力。
文殊院位于青羊区,始建于隋朝,康熙年间重建后,称文殊院。院内供奉着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脱纱、木雕、石刻、泥塑等多种材质。其中有一尊缅甸玉佛,来自缅甸,很是珍贵。
寺院内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5座大殿递次连接,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浑然一体,再配以其他建筑,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院内还开设有茶馆和具有特色的素餐馆“香斋堂”,使得这里成为本地居民喜爱的休闲之地。
此外,寺内还珍藏有明清以来书画珍品多幅,富有盛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牌匾,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还有唐代玄奘法师顶骨、印度贝叶经、唐代日本鎏金经简等佛教文物。不过,由于是珍贵文物,外人难得一见。
文殊院门前的文殊院街,目前已开辟为号称“都市禅林”的文殊坊,清一色的仿古建筑,很多小吃也依旧经营着。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都江堰景区,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干流上,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西元前256年左右修建,是目前中国保存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碧水浩荡、危崖奇峰、古木参天的佳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风景名胜区。有南桥、离堆古园、卧铁、堰功道、张松银杏、清溪园、伏龙观、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安澜桥、二王庙、秦堰楼、松茂古道、修之敬治水德政坊、禹王宫、玉垒关、凤栖窝、斗犀台、宣威门、城隍庙等著名景点。
南桥是一座仿古廊桥,廊桥的天棚有彩画天花及卷棚仿古天棚,所有的木雕进行描金填彩。廊桥边上有一条热闹的美食街,能够吃到各种当地的美食。夜晚的廊桥特别美丽,吹江风,吃小吃,欣赏夜景,非常惬意。
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原名为“普济桥”,曾多次损毁,1959年重建,更名为“南桥”, 1979年再次维修。桥头阔面三间,牌楼式三重檐桥门厅型,屋面为筒瓦屋面,泥塑各类脊、瓜角、走兽、人物等,桥头有木雕、吊爪、龙头、过江花板、木雕挂落等。
离堆公园就在都江堰景区的市区入口处,多数游客会选择从这个入口进入景区。公园内有一个有42级台阶的小山包,就是离堆,是当年李冰开宝瓶口,凿玉垒山而分离出来的孤堆。公园内有伏龙观和都江堰博物馆等景点。
在离堆上建有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汉代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宋代改称伏龙观。观内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当时用于作水文标记。
在离堆公园的荟萃宫内,设有都江堰博物馆。馆内展品不多,但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参观进去前先来这里看看。
清溪园位于离堆公园东南角,景区正大门左侧,占地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为川西优美的盆景园。园林小巧精致、布局精致。全园为离堆公园的园中之园,堪称离堆公园的点睛之笔,川西园林的典范之作。全园景观以一条清澈的溪流为主线,数百盆景、亭台楼阁、植物花卉围绕其进行布局,构思精巧,故以“清溪”为园名。
园林以水景取胜,清溪水源自岷江活水,清澈见底,从清溪园制高点一亭旁之小池倾斜而下,如一条白练从假山飘下,汇入一小池,然后经过一地下通道从一照壁下的小池喷涌而出,经过数带小桥,在园中迂回,形成一片大的静态水域,经园边回廊之下静静流出,沟通了园外的荷花池。溪床及附近堆叠众多岷江河床常见之鹅卵石,既增添了园林自然之野趣,同时又点出都江堰水文化的主题。
二王庙,是纪念都江堰工程的开凿者——李冰父子的祀庙,在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祀庙背山面水,环境幽静,原来是纪念蜀王的望帝祠,后改为祀李冰父子。宋代之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所以称为“二王庙”。
二王庙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是清代重建。二王庙内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深淘滩,低作堰,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庙内还有李冰和儿子二郎的塑像。
大殿东侧茶楼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可以供游客喝茶。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二王庙香火鼎盛,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至26日,都会在这里有庙会活动。
二王庙前的安澜索桥,横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桥面上有钢索横飞江面,两岸的桥墩已经改为混凝土桩。因为是铁索桥,所以走在桥面时,桥会摇摇晃晃,非常刺激。
安澜索桥又名“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重修。当时的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两旁以竹索为栏。现在的桥,下移了约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
玉垒阁位于都江堰景区内的玉垒山顶,地上六层,登顶可俯看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城区的全景。运气好的话,远处的雪山显露,天开地阔的景象又与近距离观赏时的秀美不同。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九寨沟位于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沟中雪峰林立,林木茂密,水池浅滩五彩斑斓,晶莹的溪水穿行于森林和浅滩之间,加上藏家木楼、经幡和藏羌民族独特的传统习俗,九寨沟被人们称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主体呈“Y”字形,由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三条沟组成,总长50余公里。景区内有环保观光车穿梭行驶,招手即停,游客一般会乘坐环保车逐一游览景点。
如果细细品味的话,一天的游览时间是非常不够的,因此,参与景区新推出的淡季二次进沟是不错的选择。
则查洼沟,是从诺日朗至长海,长近18公里,是九寨沟内海拔较高的一条游览路线,景点集中在沟的尽头。主要景点包括:季节海、五彩池、长海等。
九寨沟风景区呈“Y“字形分布,其中则查洼沟处于的左支(右支为日则沟,下支为树正沟)。季节海位于则查洼沟的上方,湖水会因季节而发生变化,有上中下季节海之分,附近有原始森林。五彩池则是一个小巧的海子,湖面湛蓝。长海海拔3150米,是九寨沟较大面积的湖,每年12月至次年4月会結冰。
五彩池位于则查洼沟南段,是九寨沟尤为艳丽的池子,且四季不冻。其以秀美多彩纯净通透而闻名,因水中富含碳酸钙,所以湖水光影斑驳。有阳光的时候时是拍摄的好时机,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五彩池的水来自高处的长海,水中生长着水绵、轮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还生长有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这些植物所含叶绿素深浅不同,在富含碳酸钙质的湖水里,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使得五彩池上半部呈碧蓝色,下半部则呈橙红色,左边呈天蓝色,右边则呈橄榄绿色,五彩斑斓。五彩池池水清澈通透,透过水面,能清晰的看到池底岩石的纹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五彩的光芒。
如今九寨沟重开,这里也成为了观赏秋景的好去处。
上季节海的湖水随着季节的变化,夏天雨季的时候,湖水上涨,湖色呈现湛蓝色;秋日湖水浅,呈现碧绿色。这里在冬季湖水会干涸,春天后湖床上长满了青草,湖底成为了放牧牛羊的草甸,还生长着一类保护植物——若希维奇。
中季节海位于则查洼沟中段,四周森林环伺,林间松蔓轻舞,苔藓漫地,深蓝的湖面好像一块凝固的宝石。所谓季节海,就是随季节出现或消失的海子。
下季节海是九寨沟风景区内则查洼沟的一个季节湖,湖边开遍了山花。这里的湖水随着季节的变化,时盈时涸。一般在夏、秋季湖中有水;在冬、春两季,湖床上长满青草,这里成了放牧牛羊的地方。
天鹅海的湖面大部分已淤积成浅滩,滩上绿草如茵,周边水草丰美,天鹅常在这里栖息繁殖,海子也因此得名。不过因为天鹅是候鸟,会根据季节的变换而去留,所以并不容易在此见到它们的芳踪。
天鹅海位于日则沟,海拔2905米,与草海的下游相连。四周是茂密的山林和繁盛的花木。
芳草海海拔2910米,顾名思义,其中生长着各种奇异花草,特别是节节草和鸭舌草,在花开的季节,会有各色的花儿绽放,香气浓郁,摇曳生姿。水中碧草苍苍,水禽悠游。四时观景,各具情趣,春季绿草如茵,夏日繁花似锦,深秋一抹金黄,冬日洁白晶莹。秋季,是九寨沟赏玩的好时节,也是芳草海灿烂的季节,野草金黄,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远远看去一道道翠环,呈现出一种空灵的境界。
箭竹海位于九寨沟县漳扎镇九寨沟景区内,海拔二千六百多米,是一个深约六米的湖泊。湖面开阔绵长,湖畔箭竹茂盛、高耸入天,湖水中山峦对峙,竹影摇曳,充满生气。
箭竹海中有一种奇特的景观,即是湖水中有一些钙化形成的枯木,有时枯木半露出水面,在上面还会有新生的树苗扎根,这种现象称为腐木更新,或枯木逢春。
此外,电影《英雄》中残剑与无名比剑的片段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因此经常有影迷走进这里,寻找电影中刀光剑影的场景。
箭竹海瀑布海拔2618米,瀑高7米,宽150米,箭竹海的水流进森林,林中有崩塌作用形成的堤坝,流水被堤坝分割成许多束,并顺着堤坝下跌,形成了箭竹海瀑布。箭竹海瀑布的跨度很大,落差较小,为弧形瀑布。在这里,碧蓝的海子、洁白的瀑布、飞舞的花絮构成了一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蓝白相间的奇景。
"
据说九寨沟的大熊猫喜欢来这里游荡、喝水、觅食,大熊猫被当地的村民视为吉祥的动物。这里也是九寨沟内鱼较多的海子,可以观赏到高山鲤鱼。
鲤鱼是高山冷水鱼,生长得非常缓慢,而其他鱼在这里很难生存。从熊猫海北侧的栈桥走到尽头,沿着一段向下的陡峭栈梯缓步而下,可以看见右侧有一道飞流自熊猫海口飞扑直落深谷,中途又被悬崖下凸出的岩壁和巨石截成数段,数节叠瀑一气呵成,这道瀑布就是熊猫海瀑布,隆冬时节,飞流结成冰瀑,形成一个瑰丽的冰晶世界。
"
熊猫海瀑布高度达80米,是沟内瀑布中落差较大的一个。水流奔腾而下,在栈道边激起水花,跌落深谷的激流,沿着河道狂啸而去。瀑布是在冬天断流后会完全结冰,形成冰瀑,又别有一番景色。瀑布谷底栈梯下有一段坡度较为平缓的下行栈道,栈道沿着激流而建,人走在幽静的栈道中,可以欣赏着气势如虹的激流。从这里开始,沿着栈道进入一片幽林,一直到五花海的出海口,称为幽林栈道。你可以听着淙淙的水声,伴着水流,一路漫步丛林栈道。
从熊猫海到五花海之间,有一条悠长的山谷,溪泉流贯其中。这条溪流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河道。
从五花海出水口的栈桥登上环山公路,沿著公路下坡,左侧深谷里的一条河道就是孔雀河道。孔雀河道蜿蜒而行,两侧杂生花树,一到秋,两侧的林木尽染霜色,深秋的落叶布满了整条河川。
两岸层林尽染,从高处俯视,一道斑驳的激流牵扯着一个彩色的世界,像是孔雀开屏时艳丽的尾巴。
九寨沟金铃海由大、小金铃海组成,一大一小两个湖泊紧相毗连,因形似铜铃而名。俯瞰金铃海,湖水呈靛色,“青出于蓝”分外夺目。游览金玲海需要从五花海走栈道、途经孔雀河道、金铃海,然后到达珍珠滩,整个栈道需要20分钟时间。
上游珍珠滩瀑布的激流,在凹凸不平的乳黄色钙化滩面上溅起无数水珠,阳光下,点点水珠就像巨型扇贝里的粒粒珍珠,远看河中流动着一河洁白的珍珠。这就是珍珠滩。
珍珠滩上密布的浅黄色苔藓很是奇特,它们并不滑腻,赤脚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几年前,游人还可涉滩戏水,亲自体验珍珠滩的神奇,现在只能在岸边观看,不能下水,游客可通过栈桥穿过石滩。
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群海海拔2365米,是日则沟的起点。18个海子组成的群海水色湛蓝,穿林而出的叠瀑使群海五光十色。春夏时堤埂柳暗花明,湖水充满生机;秋天红叶如火,湖水一片灿烂;冬季水凝成冰,一派冰清玉洁。
树正沟是九寨沟主沟,也是九寨沟风景的大门。这里景点很多,包括九寨沟内著名景点:芦苇海、树正群海、火花海、犀牛角和树正瀑布等。九寨沟风景区呈Y字形分布,其中树正沟处于“Y”的下支。
全沟长14公里,共有各种海子40余个,约占九寨沟景区全部海子的40%。被誉为九寨沟的缩影,这里有神奇诡秘的海子,多姿多彩的滩流,还有原始磨坊和栈桥点缀其间的群海和气势雄伟的大瀑布。
犀牛海是九寨沟内知名的海子,在海子内有游船出租,是九寨沟内水上活动的场所。这里海拔约2300米,北岸尽头是芦苇丛,南岸出口有森林和瀑布,中间就是蓝得醉人的湖面。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身患重病的藏族老者骑着犀牛路过这里,当他饮用了这里的湖水后,竟然奇迹般康复了。于是老者日夜饮用这里的湖水,舍不得离开,骑着犀牛进入海中,这个海子便被称为犀牛海。
老虎海在树正瀑布旁,能听到如雷般的水声,在深秋季节,岸边的树林已经变黄、变红,在清澈湖水中的倒影斑驳陆离,就和老虎皮一样。传说中这里还是山中老虎喝水的地方。
树正群海由19个大小不同的海子呈梯田状群集而成,大小海子之间高低落差百米,每个都色彩艳丽,周边树木苍翠,湖水碧蓝,有“九寨沟的缩影”之说。如果从高处俯瞰群海,风景更加壮观。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海子之间,长满了柳、杨、松、杉等树木和很多灌木丛,湖水自上而下翻堤而过,在树丛中穿行,形成一道道宽坦的瀑布,演绎着“树在水里长,水在林中流”的奇观。
树正瀑布是入沟见到的瀑布,也是沟内四大瀑布中较小的一个。上游的湖水沿着浅滩直泻而下,被凸起的环形梯状钙华阻击,形成了状似巨形莲瓣的若干瀑面,远视如天海中的一朵睡莲常开不败,十分壮观。
瀑布位于树正群海的上游游人如织的树正寨前公路旁。飞流而下的湖水落入瀑底,往下游的磨坊奔流而去,不断推动下游磨房和转经房的木轮。
树正磨房位于漳扎镇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内。它依河而立,筑于水上,是一个带有藏族特色的江南小木屋,房屋四周挂着颜色鲜艳的彩旗,朴素自然。
树正磨房的石磨以水为动力,木制水轮带动石磨转动,将青棵、小麦等研制成粉,制作出的青棵酥油茶香甜诱人。房屋旁边还有一个转经房,转经筒在激流的冲击下旋转不休,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曾在此取景拍摄。
卧龙海非常小,因为海子底部有一条钙化带,看似卧龙,因而得名。在高处看去,就像一块碧蓝的宝石。卧龙海四周长满了花草树木,春夏季节一片翠绿,秋风起时,红叶绿树倒影于湖光山色之中,美不胜收。
双龙海位于九寨树正沟旅游景点内,火花海与芦苇海之间。“双龙海”海拔2180米,在火花海瀑布下的树丛中。海中有两条带状的生物钙华礁堤隐隐潜伏于海底,活像两条蛟龙藏于海中,蠕蠕欲动。这里不时有不少漂亮的天鹅和多情的鸳鸯小住。如果有幸,在这里可以欣赏野鸭群游和天鹅飞舞的景象,使你备增游兴。
芦苇海是一个半沼泽湖泊,这里生长着很多芦苇。每年春夏时节,这里满眼碧绿;秋冬之际,芦苇一片金黄;每当芦苇花盛开的时候,到处是鹅绒绒的芦花。
芦苇海的海拔已达到2140米,这里的芦苇没有低海拔地芦苇那么高大。在芦苇海中间有一条飘逸的水带,蜿蜒穿行于芦苇海中,把芦苇海平分成两半,这条水带有被称为玉带河。
盆景滩是进入九寨沟的第一个滩流景观,过荷叶寨继续前行,便来到一片钙化滩流。浅滩上长满了野草,以及白杨、杜鹃、松、柏、柳等乔灌木,远远看就像一座多姿多彩的巨大盆景,所以名为“盆景滩”。
盆景滩是钙化浅滩,在乳白色的钙化堆积物上长有各种植物,由于自然变异,生长出了能够直接从水中汲取养分的根须。 盆景滩河水清澈,周边树木盘根错节,一树一景,就像盆景一样。
扎如沟是九寨沟的第四条沟。沟内山色妩媚,溪流清澈;林中满布地衣,松萝随风摇曳;远山,近树,花团锦簇;野生动物在林中时隐时现,处处透出原始之美。沟内生态环境受人为影响极小,藏民俗文化和生活依旧保持古朴的原生态,在扎如沟不仅可饱览山光水色,更可感受神秘的苯波教独特魅力。
沟内有被当地藏民尊为“万山之祖”的扎依扎嘎,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三尖杉、红豆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岩羊等珍稀物种众多,极具生物多样性观赏和藏文化体验价值。沟内主要景点有宝镜崖、扎如桥、扎如林道、扎如马道、扎如寺、扎如瀑布、扎依扎嘎神山、红池、褡裢海、黑海等。
扎如桥横卧在一条弯弯的溪流上,两峰夹峙,苍松环绕,是沟口环山公路与沟内札如马道之间的分界线。扎如桥的建筑特色具有藏族的寺庙风格,清一色采用原木造成,是一座建有桥亭的木结构小桥。桥身、桥柱以及桥上的围栏全部采用原色的木材,甚至连顶盖也是用原色木片搭成,古朴自然。这里是扎如马道的起点。
扎如寺坐落在九寨沟的扎如沟中,沿扎如马道前行至苹果园即到。它背依一脉苍山,面临宝镜崖,金顶红檐,掩映于果林,五色经幡切切祈祷于风中。既有肃穆的禅味,又有原始土著宗教的遗风。
主殿分为三层:一层是公开举行宗教活动、喇嘛念经、信徒拜佛礼佛的场所;二层是修炼密宗之所;三层藏有大量的佛经、佛像及唐卡等。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神龛上放着大小号的法器等物,地上铺着羊毛地毯。
每天早晨,喇嘛都要在此念经祷告,一排火苗跳跃的酥油灯,忽明忽暗地照着一双双虔诚的眼睛,念经声抑扬顿挫,在大殿里回荡。
扎如马道横卧在一第六弯弯的溪流上,两峰夹峙,苍松环绕,是沟口环山公路与沟内札如马道之间的分界线。扎如桥的建筑特色具有藏族的寺庙风格,清一色采用原木造成,是一座建有桥亭的木结构小桥。桥身、桥柱以及桥上的围栏全部采用原色的木材,甚至连顶盖也是用原色木片搭成,古朴自然。
这里是扎如马道的起点。扎如马道宽阔、平坦,是游人骑马观光的佳地。从这里租马上路,两旁的藏族田园风光以及山林野景一幕一幕地呈现,如诗如画。
农历每月十五,附近的藏民都要到九寨沟的扎依扎嘎神山转山朝拜,这条路是必经之路,热闹非凡。
扎如瀑布位于扎依扎嘎半山腰的密林里,瀑布自林间危崖流落,顺四级台阶跌进溪谷。顺台阶仰望,只见瀑布周围浓荫覆盖,一叠飞流似数丈哈达从天飘落,被当地人视为神水。
九寨沟扎如林道是一条弥漫松香,铺满松针的林道,位于扎如桥上方的公路旁,林道不长,约有五百米。傍晚时分,散步赏景,踩着密布的松针,晚风徐徐吹来,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的景区,景区内众多的钙化池池水清澈见底,五光十色十分漂亮,景区内还有森林、峡谷、雪山、瀑布等众多的自然风光,被称为“人间瑶池”。
黄龙风景名胜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黄龙本部和牟尼沟。黄龙本部的黄龙主沟,是黄龙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也是一般讲黄龙景区时所指的地方。
景区位于松潘县,游览这里的时间是在夏秋季,此时处于湖泊的丰水期,池水面积较大,景色丰美。冬季和初春水量较小,但风景依然不错。
黄龙风景名胜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黄龙本部和牟尼沟。黄龙本部的黄龙主沟,是黄龙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也是一般讲黄龙景区时所指的地方。
黄龙本部位于松潘县城和川主寺镇东侧,又分为黄龙主沟、雪宝鼎、丹云峡等景区。黄龙主沟是一条雪宝鼎山下的峡谷,沟里修建了人工栈道,可以步行走到沟底,需要爬升五六百米,一路游览到沟底再从步道返回到沟口约需4小时。如果体力不足也可以乘坐索道进沟,推荐索道上到沟底再一路步行游览下到沟口。
洞内遍布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内左侧有一石阶,上有建于明朝的三尊坐佛,身上披满钙华结晶,为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每年冬季,洞内冰林、冰笋、冰幔、冰瀑构成一幅冰晶画面,景象绚丽。
黄龙古寺,始建于明代,距黄龙沟沟口约3.5公里。
黄龙寺以道家为主流。相传助大禹治水的东海黄龙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为黄龙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感激黄龙真人的功德,建黄龙寺纪念。
黄龙古寺附近有白雪皑皑的玉翠山和顶峰雪宝顶。寺前有近万平方米的开阔地,每年举办庙会。寺后约一平方公里范围为黄龙景区中的“黄金”景区--五彩池。
接仙桥是黄龙溝内道教文化遗址之一。传说有虔诚的朝拜者踏上此桥,便听见天际传来袅袅仙乐,过桥后,又看见许多仙人在彩池边歌舞,七色祥云中,仙人们迎接他进入瑶池仙境。
金沙铺地是从洗身洞到娑萝彩池的钙华流,以金黄色为主,镶嵌着乳白、灰、暗绿等色块的坡面上,流淌着薄薄的一层水被,有如金河泻玉,银水溢流。
池面光洁如镜,水质清丽碧莹,倒映池中的天光云影、雪峰密林,镜像十分清晰,往往使得在此拍摄的照片中印出来后,摄影者自己都难辨倒正。
从洗身洞到婆萝彩池,有一道长约1500米,宽70-120米的钙华流,称为“金沙铺地”。左侧就是盆景池。由一组近百个水池组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池底呈黄、白、褐、灰多种颜色,池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野果缤纷。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盆景。
告别迎宾池,沿着曲折的栈道蜿蜒而上,可见到千层碧水冲破密林,顺坡而下,在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岩坎上飞泻而来,形成数十道梯形瀑布。瀑布后有一座陡崖,多为马肺状和片状钙华觉积,色泽金黄,使整个瀑布显得富丽壮观。经太阳余辉点染,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远望如彩霞从天而降,分外辉煌夺目,号称“飞瀑流辉”。
洗身洞位于黄龙风景名胜区内,海拔3280米。它是目前世界上较大的钙华壁,壁高约10米,宽约40米,壁上有高1米,宽1.5米的洞穴,名曰洗身洞,是古代冰川的出水口,传说是仙人净身的地方,出家人要入洞洗去风尘后方可修行悟道。由于钙华的堆积作用,洗身洞口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金黄色的钙华滩如吉祥的莲花宝座,又似嬉水的“龙爪”,银色飞泉从森林中滚滚而来,在金黄的钙华体上飞珠溅玉,直泻潭心,形成迷茫烟雨,游客驻足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竟能雕塑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强壮“龙爪”。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中有众多的寺院,让这里充满了神奇的气息。山中的景色也非常优美,四季都各有特色。也许是沾了灵气的缘故,山中的猴群是出了名的顽皮,它们不怕人,还会主动向游客讨要食物。
景区随海拔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区。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茂密,气候与平原无异;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洗象池以上为高山区,由于地势较高,到处是参天古树,所以这里气温较低。山中主要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等庙宇,及洪椿坪、九十九道拐、金顶等景点。
游玩峨眉山,主要有两种方式:徒步、乘车。全程徒步的话,约需2-3天;乘车比较轻松,不想错过经典风光,可以游玩2天。
接引殿是上金顶的必经之路,这里也是金顶索道的下行站。从雷洞坪停车场上行约1.5公里就可以到达这里。在这里乘坐金顶索道,大约5分钟,就可以到达山上的金顶。当然,你也可以从这里步行登山金顶。
附近有一个小庙,但绝大部分游客都会忽略这个小寺庙,直奔索道站而去。
卧云禅院海拔高度约3064米。明嘉靖年间性天和尚开建,因岩下白云环绕,寺卧云中,故名“卧云庵”。明末时建筑朽败,清康熙二年(1663)受兵部侍郎哈点(瞻)及文武官员资助,伏虎寺僧可闻及卧云四友重建,塑供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时因屋面覆盖锡瓦,每当云开日出,银光闪闪,有峨眉 “银顶”之称。道光七年-1932年几度失火,数次再建,现存建筑在1953年进行过维修。1989年后经寺僧几度修缮,恢复了山门和大殿,大殿底层为大雄宝殿,上层是玉佛殿,一屋二殿,朝向相反,颇有含意。
寺建于西峰绝顶,俯卧于白云之上,名不虚传。原庵下有池,形如半月,深广数丈,渗水足够千人饮用,古称观音水,或称井络泉。池前原有一石坊横书“扪参历井”四字。庵东面的小睹光台,台下有柱状玄武岩屹立,如铁所铸,名曰“金刚嘴”。睹光台下万石嵯峨,称七宝岩。台旁有小峰隆起,其形如锥,古称“飞来钟”,这些遗迹大都已不复存。
卧云禅院主体建筑因年久失修,破旧腐朽,2005年峨眉山佛教协会依法进行落架维修,2006年6月竣工,恢复了 “银色世界”之庄严。“维修后的卧云庵建筑布局坐东朝西。由弥勒殿和玉佛殿及厢房组成四合院落,一门进寺,木结构穿逗式梁架,重檐滴水,歇山式屋顶,铝合金瓦屋面。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中有众多的寺院,让这里充满了神奇的气息。山中的景色也非常优美,四季都各有特色。也许是沾了灵气的缘故,山中的猴群是出了名的顽皮,它们不怕人,还会主动向游客讨要食物。
景区随海拔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区。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茂密,气候与平原无异;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洗象池以上为高山区,由于地势较高,到处是参天古树,所以这里气温较低。山中主要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等庙宇,及洪椿坪、九十九道拐、金顶等景点。
游玩峨眉山,主要有两种方式:徒步、乘车。全程徒步的话,约需2-3天;乘车比较轻松,不想错过经典风光,可以游玩2天。
清音阁是峨眉山中的重要寺庙,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山中著名景点“双桥清音”就在这里,两座石桥飞跃,桥下是清澈的江水,这里也是山中拍照的好地方。
“双桥清音”就在清音阁旁。清音阁下有双飞亭,亭左右各有一座小桥,桥下水声滔滔。亭子下面有一石碑,上刻:万古清音。清音阁受地形限制,面积不大,但附近山水环绕,小溪潺潺,景色非常优美。附近有农家乐,可以提供食宿。
清音阁附近的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四面环山,处处都是郁郁葱葱,经常还有云雾缭绕,仙气很足的一个地方。因为这里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每到夏季很多游客会来这里,住在附近的农家乐,避暑休闲小住几日。
白龙洞,明嘉靖时别传禅师始建,清初重建,清康熙皇帝曾赐经书、字联于该寺。现有前后二殿,前为三圣殿,内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西方三圣;后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华严三圣。
别传禅师曾在寺旁率众徒种植桢楠。他口诵《法华经》,一字一株,周广二里,共植69777株。葱郁成林,绿云蔽天,古称“功德林”。尚存的10余棵古楠,高达二三十米,树龄已在400年以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清凉世界。
功德林的山坡上,原有一个很深的洞。传说是当年白娘子(白蛇)修道的地方。后来因山滑坡,山洞被封,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些遐想。
一线天位于清音阁去往洪椿坪的路上。进入峡谷后,沿着峡谷内的栈道曲折步行,耳旁是瀑布的轰鸣声,两边是陡峭的崖壁,就如同一把巨斧将大山劈开。抬头向上望去,露出一线蓝天,宽不过3-5米。
一线天两侧峭壁上还残留着无数洞眼,据说是早些年僧人架设栈道所遗留。过去,栈道险窄简陋,游人经常会脚下打滑而跌落,现已改建为钢筋水泥栈道。经过一线天往前走不远,就能到达猴区。
黑龙江栈道是清音阁景区的一泉峡景观。它兼有峡谷雄秀幽曲之美,与泉水清凉纯净之妙。 这一景观位于黑龙江上白云峡内,距清音阁西面1公里。
黑龙江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经洪椿坪,至清音阁,会白龙江流入峨眉河。在牛心岭下,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总是在江两岸萦回纡折。旧时步行需来回涉水踏石过溪,并在乱石中淌水行走,故而这一带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脚不干”。新中国成立后,景区管理部门已建起数座小桥,整修成一条平坦的水泥游山道。沿途两岸瀑布轰鸣,山鸟吟唱,野花点染,怪石峥嵘,山道曲曲弯弯,随着溪流峰回路转,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行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极深处,有一峡谷,名白云峡。峡外开阔明朗,峡内险壮清凉,峡内外温度差别较大,感受对比强烈。
生态猴区位于洪椿坪下、清音阁上的“一线天”附近,是国内大的野生猴区。在猴王的带领下,这里的猴子非常的霸气,一点都不怕人,主动找人玩耍,还会扛着棒子在路当中索要食物,是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峨眉山猴种学名藏酋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称四川短尾猴、大青猴、短尾猴,因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妙号“猴居士”,以采集植物的叶、花、果为食,猴区内现有三支家族式野生族群,总数约400余只。峨眉山猴群也执行朝九晚五的生活作息时间,每天上午,随着管理员打锣吹哨声,猴子们在猴王带领下纷纷出现,与游人嬉闹,下午五点过后,在管理员催促下告别游人。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交汇处凌云山栖霞峰的岩壁上,又名凌云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造型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崖造像艺术的精品。
欣赏巨型石刻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经过3代工匠人历时90年得以完工。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高约70米,一尊巨型石刻弥勒佛坐像。观赏高大雄伟的乐山大佛,惊叹于古人在没有现代大型工具的情况下,竟能打造出如此精美的大佛。
拜佛求平安、健康
乐山大佛一直就是佛教圣地,在巨大的佛像面前,双手合十,心平气和地祈福,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求一份平安、健康。
凌云寺:烧香祈福的圣地
凌云寺是由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寺内香火很旺,来此烧香的游客络绎不绝。凌云寺的绿化也做得很好,不仅树木环绕,还摆有许多植物盆栽。在这里感受佛教文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乐山睡佛:寻找江面上躺着的佛像
在青衣江的江面上,几座山峰连在一起,仔细观看会发现它的造型像极了一个躺着的佛像,佛头、佛身、佛足俱在。睡佛仰面朝天,十分有趣。观赏“睡佛”的较佳地点是在乐山古城东迎春门码头一带。
游览路线:
大众的旅游路线是走楼梯到凌云寺,然后到达大佛的头部,从九曲栈道由大佛的头部往下走。走到大佛脚部时拍拍照留念,然后再走上去。还有一种游玩方式是坐船游览大佛,这样可以远处观赏到大佛的全景。
步行游览:亲自感受大佛的巍峨庄严
大多游客都对乐山大佛早有耳闻,也看过图片中的大佛。而当你真正走近大佛参观时,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乐山大佛的高大巍峨和自身的渺小,仅仅是大佛的脚面就可以围坐上百人。在大佛脚下可以仰视整个大佛,记得拍照留念。
乘船游览:远观乐山大佛的全貌
如果近距离欣赏大佛还觉得不够或者体力不太好的游客则可以选择坐船远观大佛。乘船荡漾在江面上,一览大佛的全貌,留下珍贵的照片,还可以欣赏岸边的风景。
1.乐山大佛的建造原因
相传在古代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处,水势相当凶猛,路过此处的船只经常沉没。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镇住江水,便召集人力物力修凿乐山大佛。当大佛建造完工后,水势竟然真的平缓了许多,过往的船只都能安全地通过。
2.乐山大佛闭眼流泪
在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2年,岷山上漂浮着众多饿莩,当时人们认为大佛不忍心看到这场人间悲剧,才痛苦地闭上眼睛,默默流泪。而科学的解释是:佛像闭眼是由酸雨造成的,或者说是酸性沉降。酸雨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破洞和裂缝,损坏建筑物。
3.乐山大佛的真实名称
“乐山大佛”其实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这座唐代大佛的真实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凌云山地处乐山城东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与乐山城一水之隔。凌云山人称“小九嶷”,起因由于山有集风、栖鸾、望云、就日、丹霞、拥翠、兑悦、祝融、灵宝九峰,也被称作九峰山、九顶山,后因山中修建凌云寺而更名凌云山。
凌云山遥峙峨眉,俯临三江,峰峦叠嶂,山势错落,九峰峥嵘,气势磅礴。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丹崖峭壁四时秀色可掬。山下三江会聚,碧浪滔滔,游船破浪,水光接天,屹然一副天然画卷,自古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不仅如此,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民间故事传奇纷纭,加上石刻弥勒大佛倚崖而坐,还有寺宇辉煌的凌云古刹、苏东坡读书楼、宋代治易洞、明代注易洞,以及海师洞、灵宝塔、碑林、月榭、宋代九顶城遗址等名胜景点,使凌云景色在名山大川中独具一格,自唐宋以来已成为游览胜地。
海师洞位于大佛头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顶,相传为海通居住过的地方。海师洞洞深约10米,洞额刻“海师洞”三字,为清乾隆时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洞前的《凌云山海师洞记》碑文则是当年顾光旭所拟,而由后人重刻的。洞前铜钟为明代旧物,洞外的海通法师坐像则为近年所塑。
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29.29米,共十三级。
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
如今,灵宝塔已成为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200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这就是著名的“九曲栈道”。它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栈道第一折处的“经变图”雕刻精细,线条优美,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碑在临岷江的悬崖上,碑额有螭形浮雕,高约7米,宽约4米,阴刻的碑文共800多字,其中270多字依然清清楚楚,还有300字左右对照典籍记载的碑文依稀可辨,其余部分几成光板。每个字径约三四寸见方,乃张焯以行楷书就。它虽已残破,却是研究乐山大佛重要的文物资料,也是至今找到的关于大佛的原始文字资料。
凌云栈道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鸾、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
栈道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开放。全长约500米,栈道北端与大佛脚平台相连,南端与璧津楼相通,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现有保存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富有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博物馆现有两个展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分为第一展馆(综合馆,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和第二展馆(青铜专馆)。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的揭示了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
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3公顷,绿化面积达80%以上,馆区内环境优美、布局动静得宜,曲径敞道,垂柳依依、古蜀奇葩、湖光岛影无处不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飘逸自然、浑然天成的川西园林特色。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一展馆建筑为半弧形斜坡生态式建筑,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馆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其整体具有“堆列三星”与“人类历史演进历程”的双重象征,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景点/场馆
景点/场馆